前言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华夏文明为载体,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本位,以传承人为血脉延续而存在的。非遗传承人鲜活地存在于普通大众之中,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在非遗的传承中,传承人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往往身怀绝技,用技艺与历史、现在、未来对话。非遗的活态传承离不开传承人,传承人将手艺与绝活传授给后辈,这对非遗的?;?,乃至对中华文化的延续性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老一辈传承人的老去和离世,以及现代化社会生产、生活形态强有力的冲击,使非遗的传承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渠道、新的模式来传承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优秀民族文化。纪录片因其真实性与人文关怀的特征,成为记录文明与传承文化的新一代记忆方式。非遗有着活态性、现场性、即时性等特点,这使不同形态的非遗都可以在真实可感、生动形象的纪录片中以影像的方式留存于世。非遗这一选题,从叙事和艺术两方面拓宽了纪录片的边界。国内的《昆曲六百年》《留住手艺》《传承》等一大批非遗纪录片,发挥了科普非遗知识,提高非遗保护意识,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非遗纪录片用画面还原传承人的生活场景,用镜头记录技艺的精妙绝伦,用影像承载民族的文化基因。
笔者在南京图书馆工作期间主要从事自建资源的采集工作,先后参加专题片《何处忆江南——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红色之旅》《黎明之前——藏在闹市中的100处革命遗址》《江苏名人故居》《岁月屐痕——江苏近现代名人寻踪》《江苏不可移动文物》《江苏特色博物馆揽胜》《中国记忆——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赏心乐事吾家院——江苏传统表演艺术系列专题片》《画室——当代江苏画家零距离微视频》等项目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工作,不仅接触了江苏省内的各类文化和非遗项目,采访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名人百余位,更对非遗的传承现状和非遗纪录片的拍摄制作模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
本书中所列举的《何处忆江南——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以此为例对南京图书馆近十年来视频资源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同时思考可取之处和存在的不足,以期对未来的工作有所帮助。
目录 第1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图书馆001 1.1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001 1.2江苏非遗分布情况概述004 1.3国内外公共图书馆?;ず痛シ且诺南肿?06 131国外公共图书馆非遗信息传播模式006 132国内公共图书馆非遗信息传播模式009
第2章南京图书馆非遗影像数据库发展综述011 2.1建设背景012 2.2南京图书馆流媒体数据库建设现状012 221已上线流媒体数据库014 222制作中的流媒体数据库018 2.3南京图书馆数据库建设流程021 231项目申报023 232成果呈现形式023 233项目经费预算及可行性分析024 234项目建设的周期与进度安排026 235版权及技术标准026 236影像资源建设方式028 237管理方式029 238评审标准032 第3章基于非遗数据库探讨非遗项目选择标准033 3.1南京图书馆非遗系列专题片涉及的非遗项目033 3.2分析选择标准034 321地理位置034 322项目类别036 323层级037 3.3历史沿革和传承现状037 331《何处忆江南——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遗项目的 历史沿革038 332《何处忆江南——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遗项目的 传承现状059 第4章非遗数字资源采集及设备支持087 4.1前期准备088 411踩点088 412脚本写作及分镜头设计088 413外联及行程规划089 414拍摄设备091 4.2拍摄技巧总结099 421人物采访100 422拍摄景别108 423空镜的运用112 4.3后期制作114 431后期剪辑的重要性114 432素材的剪辑115 433后期软件117 4.4后期包装120 第5章非遗影像数据库中非遗传承人的形象架构121 5.1记录:真实可感的人物122 511不同侧面:从工作到生活124 512不同维度:从行为到思想125 513不同地域:从苏南到苏北126 514不同层级:从官方到民间128 5.2塑造:人物形象的升华129 第6章非遗影像构建非遗立体化传承133 6.1声音:真实可感的叙述133 611口述:传承人的自我剖析134 612解说:旁观者的全貌还原136 613采访:专家的深度解读138 614现场:物件的自然声响140 6.2画面:视觉语言的构建141 621增强意境的构图142 622传递情感的光影143 第7章非遗数字化的现实意义145 7.1具象:真实的非遗现场145 7.2抽象:跳出现场的“活态传承”147 721工匠的精神风骨147 722受众的文化记忆148 第8章图书馆对非遗影像的探索和对比150 8.1地方特色文化专题片的探索之路150 811存在问题150 812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151 813具体方案建议154 8.2公共图书馆影像资源建设转型之路的探索156 821角度——地方特色是基础156 822责任——史料价值是重要保障156 823纪实——如何确保图书馆地方特色专题片的地方特色和 史料价值157 8.3国内各省级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158 第9章南京图书馆非遗影像数据库建设160 9.1数字环境:对非遗的影响160 911突围:非遗打破原生场域160 912增能:非遗的数字赋权161 913变革:非遗的数字解构162 9.2数据载体:非遗数据库163 921江苏非遗影像数据库建构意义163 922“合作—参与”机制下的非遗数据库建设164 9.3意义价值:非遗数字化165 931地方性知识传承165 932普及型教育学习166 933影音文献的探索167 附录《何处忆江南——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脚本节选169 高邮民歌169 惠山泥人170 江南丝竹171 昆曲172 南京白局174 苏绣176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180 苏州评弹184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187 桃花坞木版年画191 锡剧196 扬剧198 扬州剪纸199 扬州漆器201 扬州清曲206 扬州玉器208 秦淮灯彩209 秦淮灯会210 扬派盆景214 云锦217 参考文献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