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作者简介 孙道胜,男,1989年生,山东莒县人。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就职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规划应用的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与应用等。曾获得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年度院优项目一等奖等,发表中外学术论文10余篇。
柴彦威,男,1964年生,甘肃会宁人。日本广岛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特邀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积极建设中国城市研究与规划的时空行为学派。发表中外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及译著20余部。曾获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地理科技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等。
2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1 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 城市生活空间转向△1.1.1 快速城镇化与城市空间重构/1.1.2 生活空间的关注与反思 1.2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的生活圈△1.2.1 社区空间为核心的生活空间实践/1.2.2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生活圈规划的兴起 1.3 中国社区规划的反思△1.3.1 中国城市社区规划研究发展历程/1.3.2 中国城市社区规划实践/1.3.3 中国社区规划的问题与挑战 1.4 城市生活圈研究与规划探索△1.4.1 生活圈研究的现状分析/1.4.2 生活圈规划研究的发展方向/1.4.3 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的框架
2 生活圈规划的经验与进展 2.1 海外生活圈规划研究回顾△2.1.1 日本的生活圈理论起源与发展/2.1.2 日本的生活圈规划实践/2.1.3 生活圈研究在亚洲范围内的传播 2.2 中国生活圈规划研究探索△2.2.1 社区生活圈的基础研究/2.2.2 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实践 2.3 海外经验对中国生活圈规划的启示△2.3.1 对于存量规划的启示/2.3.2 对于社区规划的启示/2.3.3 对于区域协同发展的启示/2.3.4 对于老龄化社会的启示
3 中国城市生活圈概念体系构建 3.1 生活圈的概念界定问题△3.1.1 生活圈的概念与划定问题/3.1.2 生活圈的内涵与职能问题/3.1.3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的生活圈 3.2 生活圈的概念体系△3.2.1 生活圈概念的分类/3.2.2 城市生活圈的概念体系/3.2.3 社区生活圈的概念体系 3.3 生活圈的空间规划层级△3.3.1 基础生活圈的空间规划层级/3.3.2 社区生活圈的空间规划层级/3.3.3 城市生活圈的空间规划层级/3.3.4 广域生活圈的空间规划层级
4 自足与共享视角下的社区生活圈划定 4.1 研究区域与数据△4.1.1 研究区域/4.1.2 研究数据 4.2 自足与共享视角下的基础生活圈划定思路 4.3 基础生活圈界定的活动空间方法基础△4.3.1 活动空间与基础生活圈的关系/4.3.2 活动空间界定方法及问题/4.3.3 基于栅格的活动空间界定 4.4 基础生活圈界定的核心指标构建与测算△4.4.1 基础生活圈的空间范围划定/4.4.2 基础生活圈集中度指标构建及测度/4.4.3 基础生活圈共享度指标构建及测度 4.5 基础生活圈的空间界定结果 4.6 社区生活圈的划分思路△4.6.1 已有对社区区位关系的讨论/4.6.2 基础生活圈的叠加与组合 4.7 社区生活圈的划分方法△4.7.1 共享度矩阵的计算/4.7.2 聚类方法的选取 4.8 社区生活圈的划分结果△4.8.1 基础生活圈的叠加分析/4.8.2 基础生活圈整体共享度矩阵计算结果/4.8.3 基于整体共享度矩阵的基础生活圈聚类结果/4.8.4 社区生活圈聚类结果 4.9 社区生活圈的规模优化△4.9.1 社区划分规模及问题分析/4.9.2 组合后的社区生活圈规模分析
5 基础生活圈划定的替代方法 5.1 研究区域与数据 5.2 时空行为需求视角下的基础生活圈划定思路 5.3 基于新方法的基础生活圈界定技术路径△5.3.1 基于结晶生长的基础生活圈划定方法/5.3.2 基于时空需求预测的基础生活圈划定方法 5.4 基于替代方法的基础生活圈划定结果△5.4.1 基于结晶生长的基础生活圈划定结果/5.4.2 基于时空需求预测的基础生活圈划定结果 5.5 基础生活圈划定替代方法的启示
6 社区生活圈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 6.1 基础生活圈的行为特征△6.1.1 基础生活圈停留点特征描绘/6.1.2 基础生活圈时空路径特征描绘/6.1.3 基础生活圈的时间特征/6.1.4 基础生活圈的空间特征 6.2 基础生活圈影响因素分析△6.2.1 变量选取/6.2.2 模型结果/6.2.3 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对基础生活圈的影响/6.2.4 建成环境对基础生活圈的影响 6.3 社区生活圈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6.4 社区生活圈活动需求分布特征及设施评价 6.5 社区生活圈的微观影响机制总结
7 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实施 7.1 社区生活圈规划的特点与层面△7.1.1 社区生活圈规划的特点/7.1.2 社区生活圈规划的落实层面/7.1.3 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技术路径 7.2 社区生活圈规划中的工作对象△7.2.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划分思维/7.2.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反思/7.2.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别界定 7.3 基于社区生活圈的设施配置标准优化△7.3.1 人群设施利用时长测度/7.3.2 人群设施利用需求测度/7.3.3 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量计算/7.3.4 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评价及优化 7.4 基于社区生活圈的设施分级落位引导△7.4.1 基础生活圈服务设施空间引导模式/7.4.2 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空间引导模式
8 从社区生活圈到城市生活圈 8.1 城市生活圈的概念延伸 8.2 生活圈视角下的城市生活空间△8.2.1 社区生活圈下的城市生活空间/8.2.2 通勤生活圈下的城市生活空间/8.2.3 扩展生活圈下的城市生活空间 8.3 不同城市区位的生活圈理想模式构建△8.3.1 中心城区的理想生活圈模式/8.3.2 近郊区的理想生活圈模式/8.3.3 远郊区的理想生活圈模式 8.4 北京城市生活圈构建△8.4.1 北京社区生活圈空间重构/8.4.2 北京通勤生活圈空间重构/8.4.3 北京扩展生活圈空间重构
9 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的未来 9.1 生活圈规划研究的整体前进方向 9.2 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创新 9.3 城市社区生活圈的空间模式 9.4 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中的数据收集与管理 9.5 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9.6 社区生活圈规划的实施模式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3 相关文摘
总序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人与空间互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正在给我们的生活世界带来变革,全球化与本地化、流动性与地方性、韧性与风险性共存,并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时空异质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动态调整成为常态,为生活质量、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面对这些新时期的新问题,时空间行为及其与城市空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学界的认可,为理解城市化、城市空间与城市社会提供了一个更加人本化、社会化、微观化以及时空整合的新范式。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时空间行为研究为理解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复杂时空间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并逐步形成了强调主观偏好和决策过程的行为论方法、强调客观制约和时空间结构的时间地理学,以及强调活动—移动系统的活动分析法等多个维度。经过50多年的发展,时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逐步走向多元化的方向,通过与社会科学理论、地理信息系统方法、时空分析技术、时空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的有效结合,时空行为探究的理论与方法创新成为国际城市研究的亮点,并有效解答了一系列人与空间互动关系的问题。
而基于时空间行为的视角来创新中国城市研究的理论体系是当前中国城市发展转型所面临的迫切现实需求。纵观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重视社会建设、重视城市治理、重视人民福祉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可以说,时代的发展需要一套正面研究人、基于人、面向人、为人服务的城市研究与规划体系。但长期以来城市研究与规划管理“见物不见人”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对居民的个性化需求缺乏深入分析与解读,难以应对城市快速扩张与空间重构所导致的城市问题。同时,中国城市快速城市化和市场化转型也为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创新和应用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试验场。在多重力量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城市空间和人类活动更具动态性、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为我们开展多主体、多尺度、动态过程、主客观相结合的时空间行为交互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遇。
在时空间行为理论与方法引进中国的近30年间,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并在不同地域、不同城市、不同人群中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与验证,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应对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公平与生活质量提升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特别是以2003年召开的“人文地理学学术沙龙”为标志,中国城市研究开启了正面研究时空间行为的新时代,开拓了以时空间行为与规划为核心的中国城市研究新范式;中国时空行为研究网络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研究队伍中蓬勃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并在城市研究与规划管理中崭露头角。然而,我们目前依旧没有一套能够全面系统介绍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与规划的专著。
唯有重视过往,方能洞察现实,进而启示未来。站在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新的起点,我们需要全方位地审视国际国内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方向,系统地梳理与解说时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与发展方向,大胆创新中国城市研究与规划体系,打造国内外首套城市时空行为规划前沿研究丛书,为中国城市时空行为研究网络发声——这也是我们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
该丛书是国内第一套也是国际上第一次将时空间行为的理论、方法与规划应用集为一体的系列著作。本套丛书共包括5部著作:《时间地理学》与《行为地理学》是国内第一部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入门书(也可以作为教材),系统解说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基础理论;《城市时空行为调查方法》全面总结与详细说明各种时空间行为的调查方法;《城市时空行为规划研究》与《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是实证验证并实践应用时空间行为理论于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的前沿性探索。
“城市时空行为规划前沿研究丛书”将为对时空间行为研究感兴趣的研究者和学生提供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希望读者不仅能学习到时空间行为研究与规划的相关知识,而且能通过“时空间行为研究”这一新的视角以文会友,结识一批立志于城市研究与城市规划的学者。
柴彦威 2020年写于北京
前言
城市社区是城市空间的缩影,同时也是自下而上透视城市空间的一面放大镜。社区也是新时期以人为本的规划实践的主战场之一,社区规划、社区治理、社区生活圈规划等议题既是近年来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也成为规划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关键词。如果说社区是城市空间的基础单元,那么,社区生活圈则是形成城市生活空间的基本模式与内在机理,是以人的视角重新理解城市的关键所在。社区生活圈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空间范围,它的背后包含了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对社区物质空间的塑造,包含了经济与社会因素所形成的社区的规划与组织方式,也包含了个体人或者家庭在城市所造就的空间机会与制约下的日常行为的形态。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工作先后多次提出“搞好城市微观空间治理”“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等要求。在对人居环境关注的宽度与深度发展之下,社区生活圈规划逐渐被提上日程。面向紧凑集约、健康宜居、设施充沛、活力多元的城市空间发展要求,以城市社区为抓手,综合城市交通建设、居住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环境整治等主题,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提出了开展社区生活圈规划的实践工作,如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于 2016 年发布了“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北京市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完善公共服务、教育、健康、养老、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一刻钟生活服务圈”的要求;2018年底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提出以各级生活圈作为居住空间组织的理念;广州、长沙、厦门等城市也各自编制了涵盖生活圈规划内容的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行动规划等。一时间,社区生活圈规划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的热点领域。
与已有的居住区规划、社区发展等概念相比,社区生活圈规划目前仍然缺乏特有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理论构建和方法探索。生活圈规划在实践之前,应有大量的基础性研究,以佐证生活圈规划的理论意义、可行性,并充分探索生活圈规划实践的方法。但从目前的趋势上看,大有规划先行、基础研究滞后的趋势。
生活圈研究的视角也是多元的。例如,一种声音是社区生活圈规划脱胎于居住区规划,即以往注重物质层面的居住区规划已经不能满足建设需求,社区生活圈规划被视作居住区规划的新阶段;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社会学的社会行动理论、社区规划师制度等理论出发,探讨社区生活圈规划的实践形式问题。但生活圈研究的深度还远远不够,一方面,需要多学科视角的融合,以尽力形成社区生活圈研究的全视角;另一方面,仍然存在众多有待回答的问题。
首先,社区生活圈是一种新的社区空间观,这种空间观应有利于我们发现城市社区空间的规律、透视城市社区空间的问题,例如社区生活配套不足与空间剥夺、归属感缺失与凝聚力下降等。因此,社区生活圈的研究应该关注作为生活场所的社区,以社区生活圈来折射转型期的结构性城市社区空间问题。这关乎在社区生活圈规划中,要建立怎样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进而关系到应建立怎样的措施方法体系。针对前述问题的优化提升也是社区生活圈规划的立足点。
其次,社区生活圈规划应建立通识性的标准,加快社区生活圈规划在当前规划话语体系中的落地。但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着大量冲突,例如社区生活圈的空间划分究竟是基于地方的还是基于人的?是基于物理空间可达还是基于行为可达?另外,社区生活圈是基于社区建立的概念,单就社区本身的概念而言,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采用的社区空间标准亦不相同,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但城市规划中可操作的明确的空间单元是关系到规划行动和实施效果的关键,决不能模棱两可,而应依据规划目标、空间尺度、人口规模、地理背景等多种要素,构建适用于规划需求的生活圈尺度或生活圈空间体系。
最后,生活圈规划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与规划应用相对接,以形成科学的规划内容、可操作的实施路径。生活圈究竟是作为导则性的规划指向、空间分析的基本单元,还是作为规划措施的承载体?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确切的答案。另外,假如在未来,生活圈规划作为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专题抑或作为专项规划而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圈规划与用地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设计,甚至是目前正在推进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等之间是何种关系,也还需要在实践中寻求答案。
总而言之,社区生活圈的研究与规划目前还大有文章可做。而本书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上述问题的直接回应,力图从基础研究的层面,探讨基于社区生活圈的社区空间实证分析、构建社区生活圈的空间体系以及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方法。
为此,本书首先是选取了“时空间行为”的研究视角。纯粹的空间形态学的社区研究是“见物不见人”的,然而社区的核心是居民,社区生活圈规划最根本的指向是对社区生活的塑造。因此,第一,需要从过去纯粹的空间与用地的数据转向微观的“人”的数据,以突破研究数据的框架;第二,应从“指标”式的规划转向对城市生活质量的关注,突破以往服务半径和千人指标的规划方式;第三,应从以空间为单一维度的规划,转向重视时空维度的结合。从而实现由物到人、由规模到结构、由静态到动态、由管理到治理的全面转型。
其次,本书采用了一种双向的研究路径。在人和空间的二元关系上,空间与行为的作用是相互塑造的双向机制。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空间对人的单向作用机制,以空间选择决策研究为代表,以空间为地理背景,探究行为的响应,但较少关注行为向空间的外化作用机制。而对于行为到空间的塑造作用可以分为两种方式:首先,行为在空间层面表现为移动景观;其次,以行为需求为导向,以规划的方式实现从行为到空间的干预。针对后者,就本书而言,则是以空间重构为指向,以生活圈的规划为手段,构建从行为到空间的实践路径。
本书是在北京大学时空间行为研究小组长期探索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之上完成的,研究数据均来源于研究组的采集和积累,除主体研究内容来源于孙道胜的博士学位论文以外,部分研究内容为研究组的共同工作成果,其中,张艳副教授、张雪副教授、张文佳助理教授、王珏博士以及李春江、端木一博、蒋晨、符婷婷、夏万渠等同学,都在本书研究内容中做出了重要的工作。其中,李春江、王珏、张文佳、夏万渠等的部分研究成果被纳入基础生活圈划定方法的实证研究部分;张艳、端木一博等在探讨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工作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张雪在构建城市生活圈及其规划模式的研究内容方面贡献了研究成果。全书由孙道胜、柴彦威策划与统稿。
全书总共分为9章:前两章为综述性研究,其中第1章阐述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2章介绍生活圈规划的经验与进展;第3—6章的主要内容为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核心实证研究,其中第3章对生活圈的概念体系进行构建,第4章、第5章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社区生活圈、基础生活圈的空间进行界定,第6章探讨社区生活圈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第7章的主要内容为生活圈的规划实践;第8章为从社区生活圈到城市生活圈的应用延伸;第9章对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的未来进行展望。
在本书的成书过程中,部分研究成果的完成来源于北京大学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合作课题。其中,依托于2015年“北京城市生活空间与社会空间重构研究”课题,第一次面向北京市总体规划的新一轮编制提出了生活圈规划的概念;依托于2017年“北京城市社区公共设施时空配置优化研究”课题、2019年“面向决策支持的行为特征与社区生活微观模型研究”课题,分别提出了社区生活圈的需求分析及规划实施模式、基础生活圈划定的替代方法等研究成果。在此向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部门及课题人员表达由衷的感谢!
在本书付梓之际,自然资源部正在组织社区生活圈规划编制指南,目的是面向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延伸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微观环节。由此,国家层面对于社区生活圈规划的重视可见一斑。我们也寄希望于通过此书,基于我们的研究实践,为社区生活圈规划理论与方法的深化和落实贡献一份研究力量。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社区生活圈规划能够尽快被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定体系中,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各层级规划实践工作进行深度结合,并尽快走向实施落地。
最后,十分有幸能够参与此次“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城市时空行为规划前沿研究丛书”的出版,在此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的徐步政老师和孙惠玉老师在本书出版过程中所做的辛勤工作。
尽管本书以“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为题,但仅为一家之言,日后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必将拥有一套宏大完整的实践体系,本书的研究仅站在当前理论发展水平和特定学科视角,展现出社区生活圈规划的冰山一角,不足其万一。拙作难免有纰漏,欢迎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孙道胜 柴彦威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