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提要
闽海祠堂建筑是在民族大迁徙、征战、交流和融合之中逐步形成的,是文明交流的产物、工程技术的缩影与宗族文化的载体,也是当下与未来“留着乡愁”、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展示的平台。本书从移民的视角,探讨了闽海地区祠堂建筑空间构成要素、平面空间形态、建筑立面与装饰艺术,并深入剖析了闽海祠堂建筑的大木作与小木作营造技艺,揭示祠堂背后深邃的宗族文化,与闽台两地血脉相连、同根同源的文化本质。 本书可供建筑学、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民居建筑研究等相关专业研究者阅读参考。 2.目录 引言1 1闽海地区与移民4 1.1闽海系4 1.2闽海地区4 1.3移民4 1.4移民浪潮下的福建5 1.4.1移民福建5 1.4.2移民下的闽文化与社会发展15 1.5移民浪潮下的台湾16 1.5.1移民台湾16 1.5.2闽南人移民入台22 1.5.3台湾文化渊源26 2家庭、宗族与宗法制度29 2.1宗族与宗法制度29 2.1.1宗族29 2.1.2宗法制度29 2.2家庭、宗族组织30 2.2.1家庭与家庭组织30 2.2.2宗族类型与宗族组织32 2.2.3家庭与宗族的相互依存33 2.3闽海宗族发展35 2.3.1福建宗族发展35 2.3.2台湾宗族发展38 2.3.3闽海地区典型宗族变迁44 3闽海祠堂发展49 3.1祠堂空间演变49 3.1.1西周及以前的宗庙49 3.1.2秦汉代祠堂50 3.1.3魏晋至宋元祠堂50 3.1.4明清祠堂51 3.2福建祠堂的发展概况55 3.3闽海祠堂的发展58 3.3.1台湾祠堂发展概况58 3.3.2金门祠堂发展概况58 3.3.3金门蔡氏祠堂发展64 3.3.4台中祠堂发展67 4闽海祠堂形制与构成要素73 4.1祠堂建筑基本形制73 4.2祠堂形制的构成基本要素73 4.2.1建筑元素73 4.2.2户外元素76 4.3平面空间组成80 4.3.1平面基本构成80 4.3.2祠堂总体形制的基本范型81 4.4祠堂立面构成83 4.4.1屋顶84 4.4.2墙身86 4.4.3基座87 4.5祠堂结构体系87 5祠堂空间类型与特色89 5.1闽海祠堂区系类型89 5.1.1主要类型划分89 5.1.2闽海祠堂分区与区系特征90 5.2祠堂建筑空间类型与特色92 5.2.1单落型92 5.2.2两落、多落型99 5.2.3客家祠堂117 5.2.4套院巨型123 5.2.5特殊型127 6祠堂营造图与大木作130 6.1营造图130 6.1.1水卦图131 6.1.2点制篙尺136 6.1.3台湾打图141 6.2大木施工145 6.2.1栋路148 6.2.2斗栱165 6.2.3枋类构件168 6.2.4檩椽构件171 6.2.5其他构件171 7小木作技艺174 7.1木雕装饰174 7.1.1雕刻用材174 7.1.2雕刻工艺174 7.1.3雕刻技法176 7.2石作雕刻182 7.2.1雕刻用材182 7.2.2雕刻工具182 7.2.3雕刻工艺183 7.2.4雕刻技法183 7.2.5石雕运用187 7.3堆剪与灰塑、交趾陶194 7.3.1堆剪195 7.3.2灰塑197 7.3.3交趾陶200 7.4砖雕201 7.5油饰彩绘204 7.5.1作用与内容204 7.5.2油饰彩绘工序207 8闽海祠堂建筑文化210 8.1宗祠的风水观210 8.1.1选址文化210 8.1.2禁忌文化213 8.2木主文化215 8.2.1木主及其宗族意义 216 8.2.2祠堂木主制度 217 8.2.3木主文化的空间化219 8.3祭祀文化220 8.3.1祭祀对象220 8.3.2祭祀物品222 8.3.3祭祀礼仪223 8.3.4祭仪流程 224 8.3.5祭祀仪式空间化227 8.4其他祠堂文化228 8.4.1姓氏文化228 8.4.2匾额文化229 8.4.3祠联233 9余论236 9.1历史尘埃中的祠堂236 9.2新时代下的祠堂236 9.3祠堂空间功能的畅想237 主要参考书籍239 后记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