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言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出身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波兰尼前期主要从事物理化学的研究工作,后转向社会科学领域;生前在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和人文科学研究领域有论著问世,特别是1958年发表了《个人知识》之后,迈克尔·波兰尼声名鹊起。《个人知识》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意会认识”问题,首次提出了“意会知识”的范畴,其后波兰尼又相继发表了《人之研究》(The
Study of Man)(1959)、《超虚无主义》(Beyond Nihilism)(1960)、《意会的范围》(Tacit
Dimenion)(1966)、《识知与存在》(Knowing and
Being)(1969)等著作,进一步阐释了意会认知理论,逐步建立了系统的意会认知哲学。但在其生前,意会认知理论却并未获得学界同仁的共识。当时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就攻击说,意会认知最终会导致科学哲学走向不可知的神秘主义。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科学技术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后,人们才蓦然发现意会认知论所带来的深邃思想和冲击力。一夜之间,波兰尼的思想似乎被突然觉知了,甚至有一些学者惊呼,波兰尼的意会认知思想是继笛卡尔和康德之后,认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哥白尼式的革命”,它将对传统的科学认识论产生不可逆转的冲击,其深刻意义甚至远在释义学、语言哲学和发生认识论之上。这种冲击波甚至震撼着日本和中国台湾等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思想界。所到之处,充满着一片“震撼”和“潜力无限”的惊叹声。随之而来的是引发了人们对波兰尼意会思想和著作研究的热忱。
20世纪70年代,研究波兰尼学术的团体分别在北美一些国家和英国成立,后合并为“波兰尼学会”。该学会每年11月份在北美召开学术研讨会,并且定期出版学会的会刊——《传统与发现》;20世纪90年代初“波兰尼自由哲学协会”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成立,该组织通过匈牙利语和英语发表有关波兰尼思想的论文。
波兰尼意会认知理论自1983年被介绍到我国,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了。最早从事波兰尼意会理论引进工作的是刘仲林教授。刘仲林教授全面翻译了波兰尼的意会认知理论,从而揭开了国内对波兰尼理论研究的序幕。自1983年以来,关于意会知识和认知理论研究的文章很多,人们以不同的视角分析意会思想,使得意会理论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研究的触角不断深入到哲学、经济学、知识管理等各个领域,并且成为该领域的热门问题。但是,如何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继续深化和发展对波兰尼意会理论的认识的基础上,能够结合中国实际,让其为我所用,这是当前意会思想研究的意义所在。
意会知识的跨时空对话本书在已有的关于波兰尼意会理论研究和庄子意会之知资料的基础上,从创造学的角度就意会认知问题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性研究。从波兰尼关于知识的分类开始,对意会知识的心理学、脑科学、哲学背景进行分析,多维角度探讨意会知识的概念及内涵、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的辩证关系、意会认知模型结构等基本理论问题,并同庄子的意会之知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以此为基础分析意会认知在科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首先对波兰尼意会理论在国内外发展的特点做深入细致的剖析,分析了当前波兰尼理论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追随国内对波兰尼意会理论研究历史轨迹的基础上,深刻总结其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波兰尼意会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哲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为波兰尼意会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例如,在对意会认知的脑科学分析中提出了大脑两半球既有各司其职的高度专门化,又有功能互补合作的特性,由此推翻了以往一直认为只有左半球占优势的传统观念。心理学上,意会认知继承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从哲学、心理学和脑科学三个方面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意会认知理论的理解,同时也使意会理论有了立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对意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对意会认知的模型结构及其主要概念等内容做了细致深入的分析。
庄子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意会思想,它以中国特有的方式进行哲学反思,这种方式就是庄子所说的“不知之知”,或者说是“意会之知”。从严格概念上讲,波兰尼的意会知识和庄子的意会之知存在着差距,但是这并不妨碍两者之间的比较,在物我关系、实践和技能的关系以及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等关系的论述上存在着哲学观点的相似性。本书在解析的基础上力求贯通中西文化,使得意会思想更进一步发展。
最后,理论分析的目的最终要落实到现实中来。本书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运用创造学相关理论,对科学创造过程中涉及的科学美、直觉思维、审美推理等意会因素进行详细的阐述,并结合科学发现历史上的典型案例,对意会认知在科学创造中的内在过程与机制进行具体的阐述。意会认知思想在科研、教育中的意义尤为突出。创造性思维中非逻辑思维,是建立在意会认知的基础上的,意会知识参与科学概念的理解过程,总之,科学创造离不开意会认知的参与。意会认知具有无法言传性,通常意会知识参与科学发现的过程并不像言传知识一样有据可依,它通常是以科学家或者科学家群体的科学传统、文化因素、知识结构、科学精神等非显性的方式指导科学发现,旨在就意会认知及其丰富的教育意义进行进一步探索,并努力结合当前中国科研教育实践的一些具体现状进行分析,促进人们对我国当前科研教育理论和实践认识论基础的反思和重构。
意会理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掩卷深思,笔者深深感到意会认知理论与科学创造过程的密切关系,本书受篇幅所限不足以概括。波兰尼说,人类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以意会知识方式存在的,言传知识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知道的比说出来的多得多。对意会认知的理论研究是对不可言述的言说,但是并不妨碍我们理解意会知识在人类认识论当中的意义。波兰尼通过对当代两大思潮的冲突溯本探源指出:当代人的危机根源于古希腊的怀疑的科学传统与基督教的信仰主义传统之间的内在矛盾,即知与在的内在矛盾。唯科学主义将人的知与人的存在分离,是造成非人时代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源。然而,波兰尼的意会理论也有其局限性:他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以主体参与建构知识为导向,导致意会理论上的许多逻辑上的断层,如个人知识如何转化成具有普遍性质的知识、知识的客观性如何在个体的参与下得到保证、个人知识和具有普遍性质的知识的关系等。有些问题波兰尼并没有回答清楚,如:波兰尼所谓的信仰主义如何逾越个人知识和普遍知识之间的鸿沟,把信念和承诺视为统合建构发生的必要前提和因素,是否会导致神秘主义。而庄子意会思想是中国哲学意会思想的集大成者,它立足于现实世界,以“道”为内在指向,让意会思想具备形而上的依托,在此基础上,作为形而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与人之“在”。“天”与“人”呈现了内在的统一性。但庄子并没有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意会之知进行系统的分析,这是庄子意会思想的不足之处。简单说来,波兰尼用科学的方法把庄子哲学中不可言说的东西说出来了,而庄子把意会理论提高到哲学的高度。二者结合的优势,可实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理论追求,立足于创造。中西哲学的融合、互补具体落实为创造体系的方法论原则。
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科学创造过程的意会因素的重要作用,从科学审美到直觉思维再到创造性思维进行阐述,结合具体的科学发现的案例,充分展现了意会认知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的指导意义。本书试图从科学发现的案例中揭示意会认知的指导意义,虽然也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肤浅之处,需要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继续加以完善和改进。
2.绪论
第一节论题界定1 第二节文献综述4 第一章波兰尼意会思想 第一节波兰尼意会认知思想渊源16 一、 哲学思想渊源17 二、 心理学基础20 三、 脑科学背景25 第二节意会知识35 一、 意会知识的概念35 二、 意会知识的基本特征40 三、 两类知识的关系43 第三节意会认知的模型结构46 一、 核心内涵46 二、 结构成分及模型48 第二章庄子意会思想概述 第一节道与意会认知论53 一、 道的涵义53 二、 道的特征54 第二节“不知之知(意会之知)”探微58 一、“知”和“不知之知”的本质与特征59 二、“不知之知”的认识方法61 第三节庄子广义意会认知的层次结构65 一、 言不尽言论65 二、 得忘言论67 三、 言、意、道一体论68 第三章意会知识的跨时空对话第三章波兰尼、庄子意会思想比较 第一节意会知识和“不知之知”73 一、 两者相似性的表现73 二、 两者差异性的表现77 三、 两者论证方法不同78 四、 两者结构体系不同79 五、 两者认识角度不同80 第二节意会认知论和得意忘言论81 一、 物我关系82 二、 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关系84 三、 技能和实践的关系88 第三节东西方意会思想的会通91 一、 西方意会思想渊源92 二、 我国意会认识的传统文化基础94 三、 阴阳之道97 第四章意会认知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第一节科学创造过程101 一、 创造过程模式101 二、 创造性思维的互补结构104 第二节科学创造中的意会认知因素及其作用110 一、 科学美与科学创造111 二、 直觉思维对科学创造的影响118 三、 审美逻辑的方法论意义126 第三节案例研究:对“院士思维”的背景分析132 一、 院士思维分布特点133 二、 启示意义141 第五章意会认知与我国的科研教育 第一节意会认知缺失的现状与原因143 一、 意会认知缺失的表现144 二、 意会认知缺失原因分析150 第二节意会认知缺失对策研究151 一、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151 二、 建立言传认知和意会认知协调发展机制154 三、 优化科技创新体制156 主要参考文献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