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 1传统村落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及思路 1 1.1研究背景 3
1.1.1.特色原真保护的需要 3 1.1.2.国家发展导向的需要 5 1.1.3.研究持续推进的需要 6 1.2研究意义 7 1.2.1.国家层面的意义 7 1.2.2.地域层面的意义 8 1.2.3.科研层面的意义 9 1.3研究目的 9 1.4研究思路 10 1.4.1.基本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确定 10 1.4.2.中原传统村落的基础信息调研 10 1.4.3.参数化解析技术的具体应用 10 1.4.4.有证 /无证条件下参数化解析技术的理论归纳11 1.5研究方法 13 1.5.1.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13 1.5.2.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并重 13 1.5.3.共时性类比与历时性反演相结合 13 1.5.4.理论分析与案例实证相结合 13 1.6创新点 13 1.6.1.研究视角创新 13 1.6.2.研究思路创新 14 1.6.3.研究方法创新 15 2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特征解析研究的国内外动态 2.1国内研究动态 17 2.1.1.历史演变研究 17 2.1.2.成因机制研究 2.1.3.风貌特色研究 18 2.1.4.开发策略研究 19 2.1.5.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9 2.2国外研究动态 21 2.2.1.历史演变研究 21 2.2.2.成因机制研究 21 2.2.3.地域特色研究 22 2.2.4.开发策略研究 22 2.2.5.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23 3中原传统村落的遗存特点和开发现状 29 3.1遗存特点 31 3.1.1.地域圈属 31 3.1.2.分布规律 36 3.1.3.风貌意象 40 3.2开发状态 45 3.2.1.按保护等级 45 3.2.2.按开发进度 47 4中原传统村落的参数化解析思路 49 4.1“无证”情境下的参数化解析:原型辨识理念 51 4.1.1.原型辨识理念的提出背景 51 4.1.2.原型辨识理念的把握原则 52 4.2“无证”情境下的参数化解析:“簇—群”联结理念 55 4.2.1.“簇—群”联结理念的提出背景 55 4.2.2.“簇—群”联结理念的定义诠释 56 4.2.3.“簇—群”联结理念的把握原则 57 4.3“有证”情境下的参数化解析:特定空间层级 58 4.3.1.参数化解析手段与“有证”方法论研究的耦合可能 58 4.3.2.面向特定风貌结构层级的参数化解析思路 58 4.4“有证”情境下的参数化解析:“社—空”结构还原理念 4.4.1.“社—空”结构还原理念的提出背景 59 4.4.2.“社—空”结构还原理念的定义诠释 605“无证”情境下的中原传统村落参数化解析实证 63 5.1基于原型辨识理念的空间肌理特征反演策略 65 5.1.1.原型辨识理念的应用逻辑 65 5.1.2.原型辨识理念的应用案例 66 5.2基于“簇—群”联结理念的镇域空间肌理特征解析策略 67 5.2.1.“簇—群”联结理念的应用逻辑 67 5.2.2.“簇—群”联结理念的案例选取 68 5.2.3.荆紫关镇空间肌理的基础信息获取 68 5.2.4.荆紫关镇空间肌理的簇群分类整合 69 5.2.5.荆紫关镇空间肌理的演化机制分析 71 5.2.6.荆紫关镇空间肌理的生长轨迹还原 71 5.2.7.体悟与思考 71 5.3基于“簇—群”联结理念的村域肌理轨迹演化解析策略 72 5.3.1.“镇域”“村域”空间肌理的个性与共性 72 5.3.2.“簇—群”联结理念的架构解读 73 5.3.3.李渡口空间肌理的基础信息获取 75 5.3.4.李渡口空间肌理的历时演化轨迹推导 77 5.3.5.体悟与思考 806“有证”情境下的中原传统村落参数化解析实证 83 6.1面向特定风貌层级的参数化解析策略:街巷 85 6.1.1.案例选取依据 85 6.1.2.参数化解析步骤 86 6.1.3.总结与反思 89 6.2基于“社—空”结构还原理念的空间肌理特征修复策略 89 6.2.1.案例选取依据 89 6.2.2.王家辿村的“社—空”结构还原 89 6.2.3. 王家辿村的空间肌理特征修复症结分析 92 6.2.4. 王家辿村的空间肌理特征修复和风貌修复策略 93 6.2.5. 总结与反思 94 7结论与展望 95 7.1研究结论 97 7.1.1. 找到一条能够突破特殊地情条件限制的楔入路径 97 7.1.2. 归纳一套与地域原真吻合度高、尊重传统建构规则的景观风貌解析策略 97 7.1.3. 总结一套应对具体开发实际、开发问题的针对性风貌修复.....策略 97 7.2研究思考 98 7.2.1. 时间与成效 98 7.2.2. 保护与开发 98 7.3研究展望 99 7.3.1. 框架的充实 99 7.3.2. 图式的细化 99 7.3.3. 理念的具化 99 附录 101附表 1.豫中地区传统村落名录统计 103附表 2.豫东地区传统村落名录统计 103附表 3.豫西地区传统村落名录统计 104附表 4.豫南地区传统村落名录统计 107附表 5.豫北地区传统村落名录统计 109附表 6.本书相关论文发表情况 111 其他参考文献 113 后记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