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编辑推荐
该书从个体行为的角度出发理解城市活动-移动系统,利用多源数据和混合研究方法开展城市行为分析,为行为研究前沿方法与中国城市问题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美宝(美国地理学家协会杰出学术成就奖获得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
该书是从时空行为视角研究中国城市郊区空间的一部力作,对行为-空间互动理论和个体时空行为研究方法进行了探索,对丰富城市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以及优化中国城市郊区空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柴彦威(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在如火如荼的城市研究中,聚光灯总是照在中心城区,而对于城市边缘的郊区却忽略了。该书的一个重要创新在于,另辟蹊径,对郊区生活空间展开细致分析。城市和郊区从来都不能够分离,对郊区结构的洞悉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城市本身。 ——孙斌栋(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2 作者简介 申悦,1987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讲师,教育部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中国城科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城市空间结构、时空间行为分析、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等方面研究,先后在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
3 图书目录
总序 序一 序二 前言
1 从城市空间到郊区空间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理论背景/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章节结构 1.4 研究创新点
2 郊区空间研究 2.1 西方不同学科视角下的郊区内涵及其发展△2.1.1 城市地理学视角:郊区作为相对于城区的地域范围,强调空间与功能/2.1.2 城市社会学视角:郊区作为生活方式,强调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2.1.3 城市规划学视角:郊区作为无序蔓延的空间,强调形态/2.1.4 政治经济学视角:郊区作为资本累积的媒介,强调资本的循环与累积/2.1.5 行为地理学视角:郊区作为居住与日常生活的空间,强调微观个体与行为 2.2 中国不同学科视角下的郊区研究△2.2.1 城市地理学视角下的郊区与郊区化研究/2.2.2 城市社会学视角下的郊区研究/ 2.2.3 城市规划学视角下的郊区研究/2.2.4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郊区研究/2.2.5 行为地理学视角下的郊区研究 2.3 小结
3 行为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行为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3.1.1 行为主义地理学:从强调主观能动性到选择中的制约/3.1.2 时间地理学:从强调客观制约到制约中的选择/3.1.3 活动分析法:偏好与制约下的活动模式 3.2 社会空间理论与行为空间研究△3.2.1 社会空间概念辨析/3.2.2 强调社会与空间辩证统一的社会空间辩证法/3.2.3 新城市社会学与社会空间视角/3.2.4 社会空间与行为空间的关系 3.3 行为空间研究的两种范式:基于空间与基于人△3.3.1 基于空间与基于人/3.3.2 基于空间的汇总分析与可塑性地域单元问题/3.3.3 基于人的地理背景效应分析与地理背景不确定性问题 3.4 行为空间的表达△3.4.1 行为空间与生活空间及其表达/3.4.2 潜在活动空间及其表达/3.4.3 现实活动空间及其表达
4 行为空间互动视角下的郊区空间 4.1 行为空间互动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4.1.1 行为空间互动的认识论基础——解构行为/4.1.2 行为空间互动的方法论基础——表达行为 4.2 行为空间互动的研究框架△4.2.1 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行为空间互动/4.2.2 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行为空间互动 4.3 基于行为空间互动视角的郊区空间研究框架△4.3.1 郊区生活空间/4.3.2 郊区居民的活动空间/4.3.3 郊区活动空间的动态性/4.3.4 郊区生活空间的动态性 4.4 小结
5 北京市郊区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5.1 北京的城市空间扩张 5.2 北京的郊区空间发展 5.3 郊区案例区域的选取△5.3.1 天通苑/5.3.2 亦庄/5.3.3 上地清河地区
6 郊区行为空间数据采集 6.1 时空行为数据的采集方法△6.1.1 传统的时空行为数据采集/6.1.2 移动定位技术与时空行为数据的被动式获取/6.1.3 基于定位技术与互联网的时空行为数据主动式获取 6.2 时空行为调查的实施△6.2.1 2007年北京居民活动日志调查/6.2.2 2010年天通苑与亦庄居民活动与出行调查/6.2.3 2012年上地清河地区居民活动与出行调查 6.3 时空行为数据管理△6.3.1 数据质量管理/6.3.2 样本社会经济属性
7 综合视角下的郊区生活空间 7.1 基于物质环境与社会空间视角的郊区生活空间△7.1.1 上地清河地区的物质环境/7.1.2 上地清河地区的社会人口构成 7.2 基于行为空间视角的郊区生活空间△7.2.1 居住空间/7.2.2 工作空间/7.2.3 购物空间与商业设施/7.2.4 休闲空间与休闲娱乐设施 7.3 小结
8 郊区居民一周行为的时空特征与日间差异 8.1 日常活动的一周时间节奏 8.2 基于GPS数据的一周时空路径 8.3 一周的时间分配及其日间差异 8.4 一周的出行及其日间差异 8.5 小结
9 郊区居民的通勤与通勤模式 9.1 职住关系与通勤特征△9.1.1 通勤格局与通勤方向/9.1.2 职住距离与通勤时间/9.1.3 交通方式与通勤路径 9.2 通勤的日间差异△9.2.1 通勤日间差异的四个维度及其相互关系/9.2.2 通勤日间差异的测度 9.3 基于通勤日间差异的一周通勤模式△9.3.1 基于通勤日间差异性的理论通勤模式/9.3.2 一周通勤模式及其可视化/9.3.3 典型样本的案例分析与可视化 9.4 小结
10 郊区居民的整日活动空间 10.1 个体活动空间的刻画△10.1.1 个体活动空间的刻画方法/10.1.2 个体活动空间刻画方法的比较 10.2 活动空间与郊区生活空间的比较△10.2.1 模型与变量/10.2.2 商业设施对购物活动的影响/10.2.3 娱乐设施对休闲娱乐活动的影响/10.2.4 餐饮设施对外出就餐的影响 10.3 小结
11 基于居民活动空间的城郊关系 11.1 城区空间、郊区生活空间与个体的活动空间△11.1.1 城区空间、郊区生活空间与个体活动空间的刻画/11.1.2 居民活动空间的个案分析/11.1.3 居民活动空间与城区空间/11.1.4 居民活动空间与郊区生活空间 11.2 居民空间利用的影响因素△11.2.1 模型与变量/11.2.2 模型拟合结果 11.3 小结
12 城市郊区活动空间及其未来发展 12.1 北京郊区空间解读 12.2 行为空间互动视角下的郊区空间 12.3 基于多源数据与混合方法的郊区空间研究 12.4 城市郊区空间未来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4 相关文摘
序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相辅相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空间转型的重要动因,也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
城镇化的本义,应该是以人为本,体现人类社会的进步,使所有人的社会福祉能够共同提高。1998年,在讨论1990 年代中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时,我曾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行为主体的角度提出一个解释框架,其后又进一步完善。在市场经济国家,除特定情况外,政府一般只是通过政策引导间接推动城市化进程。但在中国的体制下,政府的政策不仅对城市化进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各级政府还可通过投资创造非农业就业机会直接拉动城市化进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其扩张可提供大量的非农业就业机会,是拉动人口城市化的直接因素,而其投资区位则将影响城市化的空间格局。但改革开放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允许人口的自由迁徙,使人从土地或单位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虽然由于户籍等制度的限制,个人的自由迁徙仍受到一定限制,但毕竟个人已成为自主决策的行为主体,从而不仅对中国整体的城镇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也对城镇化的区域格局和大都市郊区化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放松农民进城,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乡城人口迁徙现象;二是形成了城市居民在城市内部流动的新格局。就后者而言,因计划经济时期住房供应短缺和住房单位分配制,居民对其居住区位的选择十分有限,体现在城市内部的个体的空间流动行为也比较简单。而最近三十年通过城市建设及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大大提高了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自由度,居民的日常空间流动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上述背景下,以居民日常空间流动为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行为研究已成为我国城市地理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但过往研究大多集中在城市内部空间,发生在郊区的行为地理研究不多。申悦博士长期从微观行为视角出发进行城市空间的研究,在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研究方面积累了优秀的研究成果。这本书就是行为研究在郊区空间领域研究已有成果的集中展现。本书基于北京市郊区的研究案例,从行为空间互动的视角出发,研究郊区生活空间和郊区居民活动空间的特征,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郊区空间发展以及城市空间与郊区空间的相互作用。
本书具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理论基础扎实。本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郊区空间研究和行为空间研究的理论、方法论与研究进展,对城市空间与时空间行为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对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已有理论形成了补充,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为空间互动理论奠定了基础。本书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行为空间互动视角的郊区空间研究框架,所提出的理论框架作为统合下文实证研究的基础,丰富了城市地理学郊区研究的理论,使本书的理论性大大提高。
第二个特点是多源数据与混合研究方法的应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带来了海量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本书将GPS定位数据与传统问卷和访谈数据相结合,在提高数据时空精度的同时保留了传统数据较为全面的个人信息,在个体行为多源数据的采集与整合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本书还灵活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多种计量模型,对时空路径进行三维可视化表达和模式挖掘,利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个体的活动空间进行刻画和表达,在混合研究方法的应用以及个体时空路径和活动空间的刻画方法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第三个特点是对于郊区活动空间的创新性研究。本书从物质环境、社会人口结构、居民日常活动综合性的视角出发理解郊区生活空间,并从居民活动空间视角出发,围绕一周行为时空特征、通勤与通勤模式、整日活动空间等内容开展实证研究,动态地透视城市空间与郊区空间的关系,有效地揭示了北京市郊区空间发展的特征。
毋庸置疑,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以人为本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关注居民日常活动与行为对推动我国城市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指导城市精细化管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是为序。
宁越敏 2017年7月于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
序二
申悦博士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09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两年后转为博士研究生,并于2012年至2013年期间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系留学一年,与城市地理学及GIS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关美宝(Meipo Kwan)教授开展合作研究。2014年7月在我的指导下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本书是在申悦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行为空间互动视角的北京郊区空间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和完善而成的。本书以郊区空间为立足点,从行为空间互动的视角出发,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行为空间互动视角的郊区空间研究框架,进而开展郊区活动空间的刻画与实证研究。该著作对于丰富城市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论、推动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研究范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城市郊区空间的优化以及郊区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书的一个突出的理论贡献是对行为空间互动理论的探索。行为学派理论与方法论引入中国近30年来,已经在不同类型的城市与人群中积累了大量实证研究,初步构建了以时空间行为与规划为核心的中国城市研究新范式。但是,现有的绝大多数研究只是证明了城市空间和居民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尚未能有效论证行为与空间互动的作用机理。申悦博士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行为空间互动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初步提出行为空间互动理论构建的基本思路,为进一步完善行为空间互动理论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本书所提出的郊区空间研究框架将基于空间与基于人的研究范式相结合,以综合性和动态性的视角解读郊区生活空间与郊区活动空间,为更好地理解郊区空间、解决郊区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框架与途径。
本书在研究数据与方法的应用方面也有诸多创新。申悦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为科研秘书与核心成员参与了我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市居民时空行为分析关键技术与智慧出行服务应用示范”(2012BAJ05B04),以及多项与行为数据采集、挖掘和分析相关的科研项目,对于大数据背景下个体行为时空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书将居民一周活动与出行日志数据与对应的GPS轨迹相整合,在时空路径的三维可视化、一周行为模式的挖掘、个体活动空间的刻画与测度等方面有一定突破,扩展了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时间尺度,丰富了个体时空间行为的刻画方法。
申悦博士在毕业后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同时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继续活跃在城市地理学领域,开展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并于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日常活动空间的郊区社会空间分异研究——以上海为例”(批准号:41501180)。她作为城市地理学青年学者的中坚力量和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国际网络的骨干成员,活跃在地理学各类国际和国内会议的学术舞台上,为第三届中国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国际地理联合会城市委员会2016年年会等高水平国际会议的组织作出了突出贡献。看到她逐步成长为一名独立科研的青年学者,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也期待申悦博士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将中国城市研究的行为学派发扬光大。
柴彦威 2017年8月于北京大学燕园
前言
郊区化与郊区空间发展已成为全球普遍的城市化形式,其对城市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郊区化推动了城市空间的重构与城市区域的形成,郊区的重要性正不断凸显。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郊区增长,特别是2000年以来,中国大城市郊区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口、产业、服务设施、交通等各类要素不断在郊区集聚,城市开发迅速向郊区尤其是远郊地区蔓延。随着各类要素向郊区扩散,郊区已成为中国城市化的最前沿,郊区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逐渐呈现出异质性与复杂性。与此同时,快速的郊区发展也引发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社会不公等等一系列日益严峻的挑战。因此,郊区空间的发展与郊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不仅是城市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也是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社会管理的精细化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因此,对城市中“人”的正面关注以及对居民个性化需求的研究将有利于职住错位、交通拥堵、社会隔离、生活质量下降等城市问题的缓解。时空间行为研究强调个体和微观过程,为理解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在时空间上的复杂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随着中国城市研究对时空间行为的正面关注,大量的城市研究学者与规划工作者基于时空间行为的理论与方法论开展了实证研究探索,形成了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网络,开拓了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研究新范式,为现有城市研究与规划的理论体系创新以及未来中国人本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与路径。
本书在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研究这一范式的指导下,立足于城市空间与时空间行为的相互作用,以城市郊区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行为空间互动视角的郊区空间研究框架,分别从郊区生活空间与郊区活动空间出发开展实证研究,引导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理解郊区、发展郊区、构建郊区。本书的结构体现了从理论、框架、数据到实证的循序渐进的研究过程。前四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框架部分,其中第四章对行为空间互动理论的构建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构建了郊区空间研究框架,成为后文实证研究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交代了研究案例城市与数据获取方法,构成了本书的数据基础。第七章至第十一章是实证研究部分,第七章围绕郊区生活空间开展综合性视角的研究,后四章分别围绕一周行为时空特征、通勤与通勤模式、整日活动空间开展郊区活动空间以及基于居民活动空间的城郊关系研究。第十二章在对全书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城市郊区活动空间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市居民时空行为分析关键技术与智慧出行服务应用示范”(2012BAJ05B04,2015BAJ08B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日常活动空间的郊区社会空间分异研究——以上海为例”(41501180)的资助。这里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柴彦威教授长期以来的指导、培养与支持,以柴彦威教授为核心的北京大学行为地理学研究团队共同完成了本书主要数据的采集,与团队成员的交流与合作也使得本研究能够不断的深入。同时,感谢北京大学刘瑜教授、马修军副教授及其团队在数据采集与分析中提供的技术支持,感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诸位老师在我的学习与研究中给予的指点与建议。此外,感谢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提供的联合培养的宝贵机会,也感谢联合培养导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关美宝(MeiPo Kwan)教授的悉心指导与合作。
毕业后,我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以及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并在这里完成了书稿的整理与完善工作。正是这里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我提供了研究条件和时间保证,特别感谢宁越敏、孙斌栋教授的指导与支持,感谢曾刚、杜德斌、谷人旭、徐伟、孔翔、汪明峰教授对我科研与教学工作的指导与关心,感谢学院各位前辈和同仁的鼓励与支持。本研究也一直得到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网络和城市地理学众多前辈的关心和支持,感谢香港浸会大学王冬根教授、同济大学王德教授、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张文忠研究员与高晓路研究员、南京大学甄峰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张景秋教授、中山大学周素红教授与刘云刚教授等众多前辈们的宝贵意见与建议。
最后,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徐步政老师、孙惠玉老师及编辑团队对本书校对出版工作提供的帮助,感谢家人长期以来的陪伴与支持,感谢关心和帮助过本书的所有同仁和朋友们。
申悦 2017年夏于华东师大地理馆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