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图书目录
前言
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1 西方哲学语境中的“身体”概念 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 古典建筑中的身体投射 2.1 裸露的身体与展示的建筑△2.1.1 对明朗肉身的赞美/2.1.2 视觉与听觉的空间组织/2.1.3 方阵的品质与神庙的想象 2.2 几何的身体与秩序的世界△2.2.1 维特鲁威人与身体几何学/2.2.2 视觉的控制/2.2.3 仪式与城市的建造 2.3 基督的身体与朝圣的空间△2.3.1 对肉身的弃绝与对基督身体的信仰/2.3.2 通往“上帝之城”与朝圣的空间/2.3.3 “中心”与“路径” 2.4 身体中的秩序△2.4.1 神人同形同性/2.4.2 身体象征柱式/2.4.3 身体象征教堂/2.4.4 身体象征城市/2.4.5 小结——来自身体的几何与比例 2.5 本章小结
3 空间中的身体体验 3.1 身体知觉与空间体验△3.1.1 有关空间概念的哲学解释/3.1.2 移情理论与空间体验/3.1.3 森佩尔与空间围合概念/3.1.4 施马索夫与空间的创造/3.1.5 路斯与“空间布局”/3.1.6 西特与“空间艺术” 3.2 部雷的建筑△3.2.1 崇高的美学/3.2.2 离奇的空间/3.2.3 大都市中的“离奇” 3.3 施莱默的“身体”概念△3.3.1 形式/3.3.2 身体与服饰/3.3.3 舞台上的身体/3.3.4 “身体”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身体在建筑现象学中的回归 4.1 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4.1.1 身体现象学/4.1.2 身体/4.1.3 知觉/4.1.4 情境 4.2 身体的栖居——对现代主义无家感的反思△4.2.1 海德格尔的栖居概念/4.2.2 诺伯格舒尔茨的栖居概念/4.2.3 卡其阿里的栖居概念/4.2.4 栖居、无家感与现代性 4.3 “身体”的实验——匡溪的实践△4.3.1 匡溪艺术学院/4.3.2 身体知识/4.3.3 身体几何学/4.3.4 身体现象学 4.4 基于身体知觉的建筑实践△4.4.1 斯蒂文·霍尔/4.4.2 尤哈尼·帕拉斯玛/4.4.3 卡洛·斯卡帕 4.5 本章小结
5 后现代身体在建筑中的隐喻 5.1 身体的后现代更新之源△5.1.1 尼采、福柯与德勒兹的身体解读/5.1.2 身体“是”一种文本/5.1.3 人文主义体现的结束 5.2 规训的身体与权力空间△5.2.1 权力机制与驯顺的肉体/5.2.2 纪律的技术与对肉体的操练/5.2.3 权力空间与全景敞视建筑的形式/5.2.4 身体的反“规范” 5.3 失根的身体与游牧的城市△5.3.1 “异托邦”/5.3.2 身体的失根与流动/5.3.3 游牧的乌托邦城市 5.4 空间与事件——伯纳德·屈米的建筑思想△5.4.1 空间/5.4.2 身体/5.4.3 事件与暴力/5.4.4 序列与计划/5.4.5 屈米的解构主义 5.5 本章小结
6 身体变异与建筑的结合 6.1 身体表面与“表面”的建筑△6.1.1 身体表面/6.1.2 折叠表面/6.1.3 媒体表面 6.2 身体结合与拓扑学空间△6.2.1 义肢化的身体/6.2.2 身体结合/6.2.3 拓扑学空间 6.3 身体变异与机械化的建筑△6.3.1 半机械人/6.3.2 电子化的空间/6.3.3 机械化的建筑 6.4 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实践△6.4.1 肉体/6.4.2 身体作品/6.4.3 建筑作品/6.4.4 身体、媒体与建筑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后记
2 相关文摘
前言
“身体”一直是西方文化中关注的议题。西方的哲学也正是从关注身体开始,以身体为出发点来了解和思考客观世界,但是身体在西方的哲学理解中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对身体的探索和研究也影响了建筑学的发展,如建筑现象学的关注和身体、建筑与媒体的结合等。西方建筑的形成,尤其经典建筑的形成,浸润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及其哲学观,是许多综合因素的沉淀。“身体”作为西方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概念,一直是影响建筑的重要因素。人们对身体的认识必然也体现和沉淀在当时的建筑和城市中,反过来,建筑和城市的形成也影响了人们的身体体验。人类的身体与空间的关系,明显影响了人们彼此之间的互动方式。这种互动以及互动方式,正是本书所研究的内容。
那么,“身体”是如何出现在西方建筑学的话语中的?它是如何与建筑发生关系的?如何与空间发生关系的?如何在建筑中被表达、隐喻、遗忘的?又如何再一次出现在建筑学的话语中的?
最重要的是,为什么选择“身体”来进行这种建筑学的讨论呢?
对“身体”的研究成为维德勒(Anthony Vidler)探讨后现代文化中建筑特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他认为当代建筑学出现的种种问题,某种程度上都是与身体的缺失有关。
1) 以形式之名批判形式的谬误
在建筑形式的研究中,美学一直是重要的判断标准,最终建筑的形式必然也将会承载某种美学观念。从过去各种为了建立自身正统性而产生的建筑论述中可以看到,诸多的建筑思考仍必须要借助于美学来实践,这些研究大多是将建筑视为静态的人造物体,因此往往只是以形式为研究重心。这种“形式主义”的讨论方式,造成了今日尽管各种流派、学说纷纷扰扰,但是对于真正的研究目的——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省来说,却没有任何真正的突破,它总是被关于风格问题的循环这样的讨论所主宰。国内建筑界的讨论更甚一层,因为缺乏对各种流派的更深一层的文脉分析和社会变革的研究,对许多概念学说的理解仍然关注其表面形式的变化,最为突出的就是对“解构主义”的理解和“极少主义”的关注。这种试图将“解构主义”理解为表面形式的分裂与破碎,将盖里与屈米混为一谈的认识,将“极少主义”看作是一种单纯的表面材质的卖弄,这些皆是陷入到了以形式批判形式的谬误之中,失去了对内在本质的判断。或者说,即使最初的思考是从本质出发,但最终也无法摆脱纯粹形式美学的梦魇,成为另一种学说批判的对象。
2) 二元对立的困扰
自笛卡尔的启蒙时代开始,世界就完全被分割成两大相对的阵营,科学/宗教、理性/感性、秩序/混沌、男人/女人等,同样的二元对立也出现在建筑学中,客体/主体、形式/功能、理性/诗意等。这种二元对立使得建筑师将建筑作为客体来进行形式化的操作,自身凌驾于这种客体之上,使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这导致了在漠视主体感受的同时,也将建筑沦为一种人造产品,忽视了社会与环境对建筑的刻画及影响。这样的二元对立所导致的“无灵魂的容器建筑”受到了广泛的抵制。
3) 视觉图像的建筑物
建筑学对视觉的偏重从来没有像在过去几十年内这样明显,一种能够产生视觉冲击的视觉图像建筑,一直成为被追逐的对象,如饱受争议的中央电视台(CCTV)大厦。建筑物转变成一种与存在的深度相分离的图像。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将在当代表达中的“暂时性的消失和寻求瞬间的冲击”与体验的丧失相联系起来。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son)采用了“人为的无深度”的观点来描述当代文化的状况,并认为这种视觉图像是“不具有持久能力的瞬间冲击”。
当然这与建筑学的传统也有莫大的关系,西方建筑理论自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以来,首先研究的就是视觉知识、和谐与比例问题。阿尔伯蒂认为“绘画就正是一种在一定的姿态下、一个固定的中心和一束固定光线下的视觉交叉”,这种陈述勾勒出了透视画法的范例,同时也成为建筑思考的工具。视觉在建筑的实践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占据了霸权,逐渐与无身体的观察者的观点结合在一起。
4) 知觉体验的缺失
上述视觉图像的建筑物所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知觉体验的丧失,观察者仅仅通过视觉,加之后现代社会中的图像繁殖,从一种与具体化环境的联系中脱离出来。同时,后现代社会中的资本运作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沦为资本运作的产物,它使人的身体与建筑同时沦为一种工具。现代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也压抑了身体的感觉功能,弱化了人们的感受能力。当城市空间的功能变成了纯粹交通功能的时候,城市空间本身也就失去了吸引力。而人们快速移动的身体也加大了身体与空间的隔断。 如果将上述的种种问题看作是对身体的缺乏和漠视,那么重新研究“身体”问题是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身体又是从哪些层面上介入到建筑学的讨论中的呢?
本书以“身体”这一关键词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其与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关联,共分7章:
第1章“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介绍了西方哲学语境中出现的与建筑学相关的“身体”概念。
第2章以“古典建筑中的身体投射”为题,探讨了古希腊、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中的“身体”在建筑中的直接体现。古希腊时期,身体是以一种裸体表现出来,裸露、暴露身体的行为,经常被认为是人们对于自己和对于自己城市感到骄傲的象征。人们认为展示健康的身体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古希腊的建筑则是以一种近乎“裸露”的状态向人们展示出来,同时,古希腊的身体观也塑造了古希腊民主的城市空间;古罗马阶段,主要探讨的是皇帝哈德良(Publius Aelius Traianus Hadrianus)完成万神庙的这一历史时期。罗马人执着于身体几何学,从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即可看出端倪,维特鲁威将人限定在一个几何方形和一个几何圆形中,表达了罗马人对几何学的追求,这种追求同样体现在古罗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视觉形象的表达完全控制了古罗马人的视野。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理论家纷纷诠释了维特鲁威的身体与建筑之间的类比,通过身体与柱式、建筑、城市之间的类比,形成了建筑学形式上的自治。基督教堂本不属于古典建筑的范畴,但其中一些相关的概念,如“神人同形同性”等一些理念影响建筑师对建筑和城市的理解,为使阅读有一定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将基督教堂也纳入此章进行探讨。
第3章是以“空间中的身体体验”为题,探讨了身体在空间中的体验,建筑表达的不再是有机的身体形式,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和体验。19世纪移情理论的发展及其对空间概念的阐释,为身体在空间的体验提供了理论基础。施马索夫、森佩尔、路斯及西特的空间概念和作品对身体在空间中的体验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19世纪大都市的发展同样带来了“离奇”的空间体验,“离奇”与“崇高”美学是相互关联的,二者皆来自心理分析对身体的研究。“离奇”被维德勒看作是一种工具,可以唤醒人们逐渐麻木的意识。20世纪20年代初期,施莱默在包豪斯期间做出其自己独特的对“身体空间”的探索,他以自己所创作的“Vordruck”为空白的形式,基于此模板创作了许多服饰类型和舞台表演中的人物运动类型,他的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独树一帜,并影响了包豪斯教学中对“身体”概念的研究。
第4章以“身体在建筑现象学中的回归”为题,主要探讨了建筑现象学中对“身体”概念的研究。“身体”是现象学的重要主题,尤其是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明确提出了“身体”的概念。本章以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建筑理论学者们对“栖居”的理解,以及对现代主义“无家感”的反思。匡溪艺术学院在教学上以现象学为指导,探索了身体与周围世界之间的“交战”。最后以斯蒂文·霍尔、帕拉斯玛和卡洛·斯卡帕的建筑实践作品为例,分析了他们的建筑思想以及他们基于身体知觉的一些建筑创作。
第5章以“后现代身体在建筑中的隐喻”为题,探讨了身体在后现代的更新。经过尼采、福柯与德勒兹的诠释,身体不再是古典主义时期有机的身体,而是一种力,一种介质、触媒,承载着后现代社会中的权力和欲望。后现代同时将“异质性”和“差异”这些特性赋予到身体上,这些对身体的理解反映在蓝天组、建筑电讯派和伯纳德·屈米的建筑中,他们的建筑多表达了对后现代都市的反映。建筑电讯派试图依赖技术来完成对建筑乌托邦的梦想,而屈米则以身体为载体,激发建筑与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事件。
第6章以“身体变异与建筑的结合”为题,探讨了新科技下的身体发展所带来的建筑及其空间变革。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身体突破了物理存在的限制,并且完全脱离了笛卡尔坐标的束缚,创造出了更具动态更具变化的建筑空间。施莱默的某些“身体空间”概念在这里得到了具体的实现。身体与技术、媒体的结合拓展了建筑学的领域,使得建筑、媒体、身体三者形成了新的有机体。迪勒与斯科菲迪奥是将身体与当代数字技术结合得最突出的建筑师——他们采用媒体技术拓展了身体、空间与建筑学的理解,思考了身体的本性。
第7章是研究结论,以“身体”为研究切入点,讨论对当前中国建筑设计的借鉴。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