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言
为纪念治淮60周年,记载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淮科技事业发展的进程,淮河水利委员会于2010年开始组织续修《淮河志(1991—2010年)》,其中第8章水文气象篇的编写工作由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承担。
《淮河志(1991—2010年)》续修工作从2010年1月正式启动。2010年4月,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在安徽蚌埠召开《淮河志(1991—2010年)·水文气象篇》编纂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淮河志(1991—2010年)·水文气象篇》水文部分的编纂目录、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等。
2010年10月,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水情通信中心,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等参编单位完成了其各自承担部分的初稿。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该初稿进行全面梳理,对其中资料漏缺、数据不实等问题逐一进行增补和查考。2011年2月底,《淮河志(1991—2010年)·水文气象篇》初稿汇总基本完成。
6月,淮河水利委员会审查了《淮河志(1991—2010年)·水文气象篇》初稿,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稿目录合理、资料丰富、内容详实、编写规范,符合《淮河志(1991—2010年)》续修工作的要求。会后编写人员根据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以及《淮河志(1991—2010年)》编纂委员会的指导,对志稿进行了多次补充、调整、修改和完善,并按照要求对志稿文字进行了大幅的压缩。2013年5月,《淮河志(1991—2010年)·水文气象篇》通过《淮河志(1991—2010年)》编纂委员会组织的终审。6月,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正式将《淮河志(1991—2010年)·水文气象篇》提交《淮河志(1991—2010年)》编纂委员会。
由于《淮河志(1991—2010年)》字数和篇幅的所限,淮河流域水文工作部分内容未能收录其中。为了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自1991年以来20年淮河流域水文事业发展的历程,妥善保存这次在编写《淮河志(1991—2010年)·水文气象篇》过程中收集并做了大量的复核和考证工作的相关资料,特此将《淮河志(1991—2010年)·水文气象篇》内容进行扩编,形成《淮河水文志(1991—2010年)》,单独刊印出版。
水文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与公益性事业,水文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1991—2010年是淮河流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20年,也是水文事业进入稳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淮河水文志(1991—2010年)》记录了这段时期内淮河流域发生的重要水文史实,为社会各界了解淮河流域水文事业的发展和成就提供了平台,为水文职工掌握淮河流域水文工作特点和规律保留了详实文档,还为今后的水文历史研究者存留下重要文献资料。
《淮河水文志(1991—2010年)》的编写,得到了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安徽省水文局、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局、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水情通信中心、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广大水文职工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对他们谨致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和经验不足,本志内容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疏忽和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0概述(1) 0.0.1水文机构(1) 0.0.2水文站网(2) 0.0.3水文测验与资料整编(3) 0.0.4水文情报预报(3) 0.0.5水文分析计算(4) 0.0.6水文规划与基建(5) 1水文机构(6) 1.1管理机构(7) 1.1.1淮委水文机构(7) 1.1.2省级水文机构(8) 1.1.3地市水文机构(10) 1.2领导干部(13) 1.3职工队伍(22) 1.3.1淮委水文职工队伍(22) 1.3.2省级水文职工队伍(24) 2水文站网(26) 2.1站网建设(26) 2.1.1水文、水位、雨量、泥沙、蒸发站网(26) 2.1.2地下水监测井、墒情站网(32) 2.1.3水质站网(33) 2.1.4水文自动测报站网(34) 2.1.5站队结合与水文巡测基地(36) 2.2站网管理(41) 2.2.1规划管理(41) 2.2.2建设管理(41) 2.2.3运行管理(42) 3水文测验与资料整编(43) 3.1水文测验(43) 3.1.1测验项目(43) 3.1.2测验设备与施测方法(43) 3.2资料整编(47) 3.2.1整编方法(47) 3.2.2测站基面考证(50) 3.2.3资料刊布(58) 3.2.4水文数据库(60) 4水文情报预报(62) 4.1水文情报(62) 4.1.1报汛报旱站网(62) 4.1.2情报业务(64) 4.2洪水预报(66) 4.2.1洪水预报方法(66) 4.2.2洪水预报系统建设(68) 5水文分析计算(69) 5.1设计暴雨(69) 5.2设计洪水(69) 5.2.1淮河干流设计洪水(69) 5.2.2沂沭泗设计洪水(70) 5.2.3淮沂设计洪水(72) 5.2.4淮河支流设计洪水(73) 5.2.5水库设计洪水(76) 5.3除涝水文(77) 5.3.1沿淮、淮北平原洼地(77) 5.3.2淮南支流洼地(77) 5.3.3白马湖、宝应湖洼地(77) 5.3.4南四湖洼地(78) 5.3.5邳苍郯新洼地(78) 5.3.6沿运洼地(78) 5.4典型年暴雨洪水分析(79) 5.4.11991年淮河暴雨洪水(79) 5.4.22003年淮河暴雨洪水(79) 5.4.32003年沂沭泗暴雨洪水(80) 5.4.42007年淮河暴雨洪水(81) 5.5水文服务(82) 6水文规划与基建(84) 6.1水文规划(84) 6.1.1站网规划(84) 6.1.2水文事业发展规划(87) 6.1.3五年水文建设规划(93) 6.2水文基建(96) 6.2.1“八五”(1991—1995年)水文基建(97) 6.2.2“九五”(1996—2000年)水文基建(98) 6.2.3“十五”(2001—2005年)水文基建(98) 6.2.4“十一五”(2006—2010年)水文基建(99) 附录淮河流域气象工作(1991—2010年)(100) 附录0概述(100) 附录1流域机构气象(101) 附录2流域气象中心(108) 附录3地方气象(109) 附录4流域气候特征变化(109)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