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作者简介
杨西宁,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近年来,主持或主要参加各类重大城乡规划项目及科研课题6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部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3项,获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张晓瑞,南京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主要从事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规划决策支持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各级各类规划编制研究和实践项目70余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和高校教材9部。
2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1 绪论 1.1 引言 1.2 相关政策梳理△1.2.1 村庄类型划分/1.2.2 村庄规划布局/1.2.3 村庄土地利用与整治 1.3 研究内容
2 方法与策略 2.1 评价思路△2.1.1 概述/2.1.2 评价方法 2.2 评价指标体系 2.3 评价指标分值 2.4 评价指标权重△2.4.1 排序法/2.4.2 层次分析法/2.4.3 熵权法 2.5 评价指标合并△2.5.1 线性加权和法/2.5.2 投影寻踪方法 2.6 乡村分类方法△2.6.1 行政村分类/2.6.2 自然村分类/2.6.3 乡村分类的民意要求 2.7 乡村居民点土地整治策略△2.7.1 整治需求/2.7.2 整治策略
3 休宁县乡村发展评价 3.1 休宁县概况△3.1.1 自然生态条件/3.1.2 经济社会条件 3.2 评价指标体系△3.2.1 指标体系构建/3.2.2 数据处理 3.3 评价结果分析△3.3.1 指标层评价结果/3.3.2 准则层评价结果/3.3.3 综合评价结果 3.4 小结
4 来安县乡村发展评价 4.1 来安县概况△4.1.1 区位交通/4.1.2 自然地理/4.1.3 经济社会/4.1.4 综合分析 4.2 评价指标体系△4.2.1 指标体系构建/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单项评价结果△4.3.1 自然环境评价/4.3.2 资源禀赋评价/4.3.3 发展规模评价/4.3.4 交通区位评价/4.3.5 经济发展评价/4.3.6 公共设施评价 4.4 综合评价结果△4.4.1 指标合并方法选择/4.4.2 行政村综合评价结果/4.4.3 乡镇综合评价结果 4.5 小结
5 来安县乡村分类 5.1 政策要求 5.2 行政村分类△5.2.1 分类概述/5.2.2 理论分类结果/5.2.3 理论分类校核 5.3 自然村分类△5.3.1 新安镇自然村分类/5.3.3 半塔镇自然村分类/5.3.4 水口镇自然村分类/5.3.5 大英镇自然村分类/5.3.6 雷官镇自然村分类/5.3.7 施官镇自然村分类/5.3.8 三城镇自然村分类/5.3.9 张山镇自然村分类/5.3.10 舜山镇自然村分类/5.3.11 独山镇自然村分类/5.3.12 杨郢乡自然村分类 5.4 分类汇总分析 5.5 小结
6 来安县乡村土地整治 6.1 政策要求 6.2 整治测算△6.2.1 现状分析/6.2.2 整治潜力测算 6.3 整治区域△6.3.1 整治分区/6.3.2 近期整治 6.4 实践校核△6.4.1 新安镇整治校核/6.4.2 汊河镇整治校核/6.4.3 半塔镇整治校核/6.4.4 水口镇整治校核/6.4.5 大英镇整治校核/6.4.6 雷官镇整治校核/6.4.7 施官镇整治校核/6.4.8 三城镇整治校核/6.4.9 张山镇整治校核/6.4.10 舜山镇整治校核/6.4.11 独山镇整治校核/6.4.12 杨郢乡整治校核 6.5 发展建议△6.5.1 总体建议/6.5.2 分类建议 6.6 小结
7 结束语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后记
3 相关文摘
总序
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正在全面深入实施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当前,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正在中华大地徐徐铺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正在由梦想变成现实,农业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包括一系列具有基础性地位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探索课题,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例如,国家提出要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这就提出了一个理论方法问题,即如何将村庄划分成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类型,要按照何种标准、采用什么方法来划分,从而为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专门对村庄规划做了规定,即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应当依法编制村庄规划,分类有序地推进村庄建设。根据此条要求,乡村振兴必须要依法编制村庄规划,做到先规划后建设,由此为实现全面振兴奠定基础。村庄规划历来都有,但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编制、如何用村庄规划来促进乡村振兴则又是一个重大理论方法研究课题。此外,乡村发展综合评价、村庄土地整治、村庄群及其规划等也正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研究和实践探索课题。
“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丛书”针对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课题展开研究与探讨,是将乡村振兴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集为一体的系列著作。在该套丛书中,将给出乡村发展综合评价方法、基于乡村发展综合评价的村庄分类方法和村庄土地整治策略,由此形成一体化的乡村发展评价、分类与整治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将探索、建构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框架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给出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村庄群规划、村庄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支撑方法;将以不同地区的典型案例为实证,进行系统的应用研究,从而为乡村振兴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丛书”将为对乡村振兴研究感兴趣的研究者、管理者和学生提供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可供从事乡村振兴、乡村发展建设及其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实践工作者阅读与参考。最后,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不仅能丰富乡村振兴研究和实践的框架体系,而且能为读者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提供参考,更希望本书能为推动乡村振兴研究和实践进程贡献微薄之力。
张晓瑞 2022年写于合肥
前言
根据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乡村振兴要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因此将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四种类型,进而按照这四类来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显然,这意味着不能对所有村庄按照同一模式、路径和策略来推进乡村振兴,也即不搞“一刀切”。在明确了分类要求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分类、采用什么方法分类。一方面,根据国家要求,乡村分类要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要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完成分类。另一方面,村庄一直存在着用地粗放,特别是宅基地面积规模过大的问题,这既不符合节约集约利用宝贵土地资源的基本要求,也不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土地的需求。因此,村庄土地整治不仅是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基础工作,而且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保障。
乡村发展评价、分类与整治构成了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分类与整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因地制宜地推进乡村振兴,整治的目的则是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国土空间。乡村发展评价、分类与整治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逻辑上相互连贯的严密整体,其对于乡村科学谋划振兴之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书从分析国家关于乡村振兴和乡村发展评价、分类与整治的相关政策与要求入手,紧扣“评价”“分类”“整治”这三大关键词,尝试构建了乡村发展评价、分类与整治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同时,应用所构建的模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应用研究。全书共分为7章。第1章为绪论,提出了研究问题,分析了相关背景,并明确了本书的研究内容。第2章为方法与策略,首先构建了基于多指标的乡村发展评价模型和方法,其次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乡村分类的具体方法,最后则给出了乡村土地整治的策略体系。第3章和第4章分别以安徽省休宁县和来安县为案例,应用不同方法完成了休宁县和来安县的乡村发展综合评价。第5章则以来安县为案例,从行政村和自然村两大方面出发,对全县所有的村庄进行了系统分类。第6章仍以来安县为案例,对其乡村土地整治的潜力和区域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第7章总结了本书的研究内容,同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综上,乡村发展评价、分类与整治不仅为乡村振兴的分类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能为后续的村庄规划编制和具体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其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一个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领域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书以评价、分类与整治为三大核心问题,紧扣“如何评价,怎么分类,整治什么”这一研究脉络,力图构建乡村发展评价、分类与整治的理论方法和应用体系,以期为乡村振兴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