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图书目录
再版前言:美是建筑艺术的至高境界
第一章 建筑美的产生 一、 历史的跨越 二、 “居必常安,而后求乐” 三、 图腾、崇拜与建筑
第二章 建筑美的意义 一、 狭义和广义 二、 三种诠释 三、 建筑美新解
第三章 建筑美的特性 一、 依存和纯粹 二、 抽象和象征 三、 建筑美的异同辩
第四章 建筑美的进展 一、 从“古典美学”到技术美学 二、 “十字路口” 三、 美的“钟摆”
第五章 建筑美的原则 一、 对偶互补 二、 有法无“法” 三、 理情寓合
第六章 建筑美的形态 一、 建筑造型美 二、 建筑空间美 三、 建筑环境美
第七章 建筑美的机制 一、 建筑美感心理 二、 建筑审美中介 三、 建筑艺术和视知觉
第八章 建筑作为美的艺术 一、 建筑——“艺术家族”中的一员 二、 建筑美的艺术品格 三、 建筑艺术的“美”和“丑”
附录 如何拨好艺术的钟摆 形式的背后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后记:跨时空的再对话
2 相关文摘
再版前言:美是建筑艺术的至高境界
建筑艺术的至高境界在美。
美也是建筑的更高学问。
美是一门大学问。建筑的美,也大有学问。住新房,家家户户忙装修;谋建设,座座城市绘新图,这里边都大有学问——“美”的学问。有的建筑,甫一走近它或走进去,让人觉着舒坦雅致、神清气爽,有的则不然以至望而生厌——为什么?有的城市,虽无多少高楼大厦却风景如画,有的虽高楼林立却千篇一律——为什么?有的建筑简朴大方,有的却杂乱无章,如此等等,都可以归结到建筑境界的差异:有的建筑挺美,使人产生愉悦、好感、美感;有的建筑则不美乃至丑陋,令人厌恶、不悦。这些都关乎到建筑之美——美的欣赏,美的品评,美的创造,“美”的学问。
建筑的至高境界在美,而要创造这种美的境界,则除了学建筑,还要学点美学,懂点建筑美学知识,乃至有志于去攻克和攀登建筑的更高学问——“美”的学问。所谓“更高”,这是否意味着在贬抑建筑学的其他学问呢?否!建筑学从来就是一个大系统,其中,“美”的学问和其他相关学问之间,本来就是一个浑然的整体。“美”有赖于其他学问而存在、而发展,离开了其他学问,建筑的美及其美感学问也就不存在了,但“美”在其中无疑具有相对独立性。
同学们为什么有兴致学建筑?因为建筑不但是工程,而且是艺术,这几乎是建筑人都知道的事。这“艺术”中就蕴含着美、美感和有关美的学问。学建筑就是旨在学习如何设计、建造和保护“美”的城镇、“美”的乡村、“美”的房屋、“美”的景观、“美”的环境、美的生态、美的自然,直到建设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美丽中国”。“艺术”和“美”,由此常成为我们选择建筑学专业、跨入建筑学门槛的一个重要原动力,尽管开始还有些不甚了了、懵懵懂懂。
在此,我想起李政道、杨振宁这两位曾荣获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家。他们最擅长物理、数学领域的科学思维和公式运算,但却出人意料地常常有浓兴谈“美”,谈“艺术”,谈“美”、“艺术”和科学发明创造之间的亲缘关系。诸如“物理学和美学”、常成为其著作和演讲中最精彩而又吸引人的学术主题,“科学和艺术”等,这也是他们展现科学成就和学术个性的最好机会。他石之山,可以攻玉。纯科学尚且如此,况乎科学和艺术“合成体”的建筑?!
我还想起另一位杰出的自然科学家钱学森。他毕生致力于航天等高端技术研究,但却极富美学情怀和艺术素养,心系如何建造美丽城市和美好建筑。他有感于中国某些城市“兴起的一座座长方形高楼,外表如积木块,进去到房间则外望一片灰黄,见不到绿色,连一点蓝天也淡淡无光”,从而语重心长地考问我们:“难道这是中国21世纪的城市吗?”(参见《新建筑》1992年第4期:《钱学森谈中国城市未来与特色》)。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建筑界所熟知的钱学森之问!同其著名的关于拔尖人才培养的“钱学森之问”相比,这是另一种心境和语境下的钱学森“之问”——一种发自内心、发人深省的现实和未来“城市之问”、“建筑之问”、城市与建筑的“美学之问”。他提出和构想的如何打造园林化的“山水城市”的美好梦想,也在建筑界和文化界产生了热烈反响。科学家们尚且如此关心城市和建筑之美,关心建筑及其环境艺术,那么,建筑学人对此则更应当心有灵犀、走在前面、责无旁贷。
再看看一些高水平的建筑师,特别是某些久负盛名、卓有成就及国际公认的建筑大师,他们为什么能设计出一些脍炙人口的让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情悦志”(李泽厚:《美学四讲》)的建筑作品?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心中不但有科学之梦、技术之梦,而且有“美”的梦、“艺术”的梦、建筑美和建筑艺术之梦。正是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和引导他们从事并完成一项又一项建筑设计和创作,也在吸引和引导别人欣赏和阅读他们那种个性鲜明并广受称赞的一个又一个美好建筑作品。其中的秘诀在哪里?他们的过人之处又在哪里?说白了,就在于他们集科学睿智和艺术创造、工程技术与审美能力于一身,既擅长解决建筑中种种复杂的功能技术问题,又擅长解决建筑中种种趣味盎然的审美和艺术创造问题,尤其是“技术和艺术如何巧妙结合”、“工程技术如何升华为建筑艺术”的独特美学难题。建筑艺术是什么?建筑艺术是“人的想象力驾驭材料和技术的凯歌”,“凡是技术达到最充分发挥的地方,它必然就达到建筑艺术的境界”(密斯名言,参见本书第八章第二节“建筑美的艺术品格”)。是的!一切优秀建筑作品得以见证,它们既是“技术的凯歌”,又是“艺术的凯歌”、“美的凯歌”,从而也达到或臻于建筑的高尚境界——“美”的境界、“艺术”的境界。“美”,铸就了建筑创作者的作品,也成就了其中的学问——“美”的学问、建筑艺术的学问。这有大量古今中外,特别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例证可考,拙著只是梳理发掘,做些参照性的列举和表述罢了。
德国18世纪的伟大诗人歌德说过:“古人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参见本书第一章第二节“居必常安,而后求乐”)。美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最高原则”和“最高成就”,从而也造就了各类艺术形式的“更高境界”和“更高学问”。音乐诗歌如此,绘画雕刻如此,建筑艺术也不例外。那么,何以解释建筑“美”的对立物——建筑“丑”——的出现呢?必须承认,当下现代建筑的美学成就不但表现为所谓“技术的艺术升华”,而且还表现为建筑美丑之间的“艺术转换”,即由建筑外形的“丑”转换为建筑艺术的“美”。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和中国的年轻建筑师王澍,他们先后同为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其作品中的“美丑转换”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常常从其各自不同的裂解、解构、离散、变形、奇特、反常、歪斜、扭曲等异类的“丑”形作品中,读出和品出了某种人文情怀、美学情趣和独特意趣,从而也获得了另类美感享受。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需要建筑“美”“悦耳悦目”,也需要建筑的“丑”“悦心悦意”“悦情悦志”这就是建筑美的辩证法。问题在于我们要用怎样一种包容心态和科学美学理念去承认它、阅读它乃至欣赏它、品评它。这在本书的第七、八两章已有所提及和例证增补,冀望读者明鉴。
建筑的“技术升华”也好,艺术的“美丑转换”也罢,说来容易,做来不易,如古希腊谚语(苏格拉底)所云:“美是难的!”建筑的美,“难”在哪里?难就难在这种“升华”的不易、“转换”的艰难。功能实用“升华”“转换”为审美文化,、不易!工程技术“升华”、“转换”为建筑艺术,不易!物质利害“升华”、“转换”为精神、情感,不易!一般的规划设计“升华”、“转换”为建筑艺术创作,不易!而外形丑“升华”、“转换”为艺术美,更是谈何容易?!这也是为什么以奇特异类“丑”形把玩建筑及其创作,其真正获得成功者极为不易、寥寥无几,相反却常导致“弄巧成拙”、“画虎类犬”的真实原因。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其某些成功者的创作经验及其设计作品中,去学习、借鉴其创造精神,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善于创新,做出更多又好、又美、又新的建筑作品,而不是形式上的“照猫面虎”和亦步亦趋。
值得注意的是,就怎样把握功能和审美、技术和艺术关系而言,我们不能不承认,这常常是区分建筑创作者水平高低的一块试金石,是建筑领域中陈陈相因和艺术创新的一道分水岭。细究起来,这也是中外建筑师整体实力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我们既不能形而上学、简单盲从,也不能置若罔闻、消极回避,更不应当讳疾忌医、止步不前。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中国广大美丽的城市乡村,建设我们美丽、美好的家园,需要我们通晓一般层次的建筑学问,也需要我们掌握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境界的建筑学问——“美”的学问,并能将其转化为一股强劲的、实实在在的、鼓舞人心的建筑与城市之“美”的规划设计创作和艺术创造力量。
那么,又怎么理解国际建筑界曾提出过的“多一点伦理,少一点美学”的问题呢?必须承认,这里提出的“伦理”与“美学”关系问题,主要着眼于建筑本体、建筑与人的关系,强调建筑“服务于人”、“关怀于人”的基本伦理宗旨,这是有其积极意义和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的。但是,强调建筑“伦理”,为什么非要把它和建筑“美学”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呢?子曰:“里仁为美。”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观念中,“仁”与“人”意义相通,“仁”即美、“真”即美、“善”即美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真、善、美”的对立面是“假、丑、恶”,但其自身意义则相通、相融,不容简单分割。就建筑领域而言,不要一讲到美,一讲到艺术,就把它和建筑的物质功利和技术属性对立起来、分割开来。在这方面,我们既要反对那种片面的“美学至上”的唯美主义,也要反对某种狭隘的“物质至上”的功利主义。针对当下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某种无序化的建筑状况,乃至物质和精神文明方面某些所谓“城市病”的蔓延,我们需要的不是什么“多一点伦理,少一点美学”, 而是既要“多一点伦理”,也要“多一点美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如此,建筑亦如此;过去如此,今人、今日建筑更如此。
美,作为建筑艺术的至高境界和更高学问,虽然艰难却并不神秘。美和美学早已从神圣殿堂走入普罗民间,走向社会实际生活,走向广大的人们生活居住的城市和乡村。建筑的美,既是理论学问更是实践学问,既是书本学问更是生活学问,既是历史学问更是现实学问,既是专家学问更是公众学问,既是个人学问更是社会学问,如此等等。中国建筑的美好愿景,在于不断提高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等从业人员的专业学术水平,更在于全民族、全社会建筑文化知识和审美素养的普及和提升。建筑之美,美在其“真”,美在其“善”,也美在其“乐”,美在其“悦”, 美在其“变”,美在其“新”,美在其“异”,美在其“同”,美在其“和”,美在其“人”, 美在其“表”,美在其“里”……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所要面对的美学难题——“美是难的”! 唯其“难”,而致其“高”。拙著《建筑美学(第二版)——跨时空的再对话》如能在此继续发挥点发人思考、引路石子和抛砖引玉作用,那就是作者最大的欣慰了。而此时此刻,作者最想和读者交流的,还是本书前言开门见山所说的那两句话:“建筑艺术的至高境界在美”,“美也是建筑的更高学问”。——这是拙著原版《建筑美学》所提出和讨论的中心议题,也是拙著再版所笃信、所坚持的理论观点和所得出的主要结论。
作者于2013 年6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