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自序 我和《营造法式》的结缘始于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第一批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的硕士生进入南京工学院(今改称东南大学)建筑系,次年,我为之开设了“宋营造法式”课程,前后共历十届。其间,也写过几篇心得体会之类的文章发表于《南京工学院学报》和《东南大学学报》。
学贯中西的童寯先生曾对研究生叮嘱过:学建筑史的要好好读《营造法式》。童老是我国第一代杰出建筑大师,又是理论修养极高的学术泰斗,这是他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制高点上对后来学者的指点。
宋代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高潮。无论建筑规划设计、木构建筑技术与工艺、建筑装修与色彩以及工程组织与管理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因此,了解宋代建筑就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建筑。从这个意义上说,《营造法式》不仅是打开宋代建筑科学与艺术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也为读懂中国建筑的理念和精神提供了一部良好的教材。 《营造法式》的成功不仅反映出李诫 (1)
娴熟的建筑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了作者的创新精神。全书内容精审、结构严谨、表述准确、图样详实,不愧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建筑著作之一。尤其值得推崇的是制图学方面的创意。该书虽经后世多次重刊,图样的准确性已大受影响,但原图大意未失。书中除了运用平面图(“地盘”)、剖面图(“侧样”)、立面图(“正样”)三种正投影图之外,还有构件轴测图和一种笔者称之为“变角立面图”的新方法,后者的特点是在立面图上可以更清晰地表示斗栱层层出跳的状况(详见本书第二章六(五)节),图示效果极好,在现代建筑制图学中也未曾见过,是一种精心构思的创新之作。
李诫把《营造法式》编修得如此成果卓著,光耀史河,表明作者十分敬业,富有使命感,远非一般官场应付差事可比。而当时的政治改革形势可能也对此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编修《营造法式》原是神宗时王安石推行新政期间提出的任务,王安石罢相(1076年)后,此项工作似乎进展得很不顺利,直到元祐六年(1091年)才完成了一部质量很差、无法施行的“法式”,当时正值反对新政的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得到这种结果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李诫受命重编此书时(1097年),政局已经大变,哲宗亲政,“绍述”(继续推行)新政,这时提出重编《营造法式》,使编修工作获得了新的动力。
对于《营造法式》的研究,梁思成先生有《营造法式注释》问世(收于《梁思成全集》第七卷),是迄今最权威的学术著作。陈明达先生则出版有《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一书。这些成果把我国的《营造法式》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1995年起,我不再招收研究生。回顾二十余年来对《营造法式》的研读,感到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和考虑的问题写下来也许对有兴趣进入中国古代建筑研究领域的初学者会有所帮助,因此,在过去所写《营造法式初探》之一、之二、之三、之四的基础上,作一番补充修订,并邀请长期研究《营造法式》的何建中高级建筑师(建筑历史与理论硕士)参与编写,共同完成此书,以期为推动《营造法式》的深入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