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1 1.1楼阁释义2 1.2文献综述和研究概况3 1.2.1过往研究的深度局限4 1.2.2过往研究的系统缺陷6 1.3楼阁演变过程中的基本现象和问题7 1.3.1原始社会8 1.3.2奴隶时期9 1.3.3秦到西汉10 1.3.4东汉到南北朝11 1.3.5唐宋时期12 1.3.6元明清时期13 1.3.7木构楼阁演变中的结构规律13 1.4木构安全度初探15 1.4.1竖直荷载下的安全度及其分布特征16 1.4.2案例分析和解读16 1.4.3传统提高安全度方法评析19 1.4.4竖直荷载下安全度深入探讨19 1.4.5竖直荷载安全度分析小结及探讨20 1.4.6水平作用下的木构安全浅析20 1.5木构结构定量分析研究基础22 1.5.1节点结构研究成果与问题22 1.5.2构架结构研究情况26 1.6本章小结27 2研究体系与思路28 2.1研究对象概念界定28 2.2受力机制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29 2.2.1研究技术路线图29 2.2.2榫卯节点30 2.2.3斗栱30 2.2.4构架31 2.3木材材性和计算假设31 2.3.1木材的基本特性31 2.3.2腐败和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木材属性32 2.3.3木材计算简化和假设33 2.4计算分析通用假设和说明33 2.4.1术语34 2.4.2符号34 2.4.3坐标35 上篇节点研究 3榫卯类型差异研究37 3.1榫卯的基本类型和变化组合37 3.2榫卯类型选择41 3.3试验方案设计44 3.4试验加载、现象描述与分析45 3.4.1总体特征和加载方式45 3.4.2水平作用下试验现象46 3.4.3竖直荷载下试验现象50 3.4.4试验现象小结53 3.5试验数据分析53 3.5.1竖直荷载作用53 3.5.2水平荷载作用54 3.6榫卯转动刚度简化模型56 3.7不同形式、不同作法的榫卯半刚性差异及数据分析57 3.7.1竖直荷载作用下榫卯比较57 3.7.2水平作用下榫卯比较59 3.8受荷状态对榫卯转动刚度半刚性的影响61 3.8.1竖直荷载与水平作用下榫卯半刚性行为差异61 3.8.2柱头竖直荷载有无的差异62 3.9本章小结62 4斗栱节点研究64 4.1研究对象64 4.2研究目标68 4.3试验设计69 4.4实验现象,描述和分析77 4.4.1宋式四铺作,华栱方向变形77 4.4.2宋式五铺作,华栱方向变形78 4.4.3宋式六铺作,华栱方向变形79 4.4.4宋式四铺作,横栱方向变形80 4.4.5宋式五铺作,横栱方向变形81 4.4.6宋式六铺作,横栱方向变形81 4.4.7清式华栱向82 4.4.8清式横栱向83 4.4.9其他现象与总结83 4.5试验数据及分析84 4.6斗栱转动刚度半刚性退化曲线模型85 4.7斗栱转动刚度差异研究87 4.7.1宋式三个等级华栱向转动刚度比较87 4.7.2宋式三个等级横栱向转动刚度比较87 4.7.3宋式同一等级斗栱华栱向和横栱向的比较87 4.7.4清式华栱向和横栱向的比较88 4.7.5清式和宋式斗栱抗侧刚度比较88 4.7.6清式和宋式在华栱向半刚性的比较88 4.7.7宋、清式斗栱横栱向比较89 4.7.8竖直荷载的影响89 4.8与其他研究成果之比较89 4.9总结与探讨91 4.9.1分析小结91 4.9.2讨论91 5竖向拼柱榫卯研究92 5.1研究对象92 5.2研究目标95 5.3试验设计96 5.4实验现象,描述和分析97 5.4.1十字榫口,有铁件97 5.4.2有铁件加固的对角榫98 5.4.3单向榫口,卯口方向竖直加载,有铁件100 5.4.4十字榫口,无铁件101 5.4.5对角榫口,无铁件102 5.4.6单榫口,无铁件103 5.4.7现象小结和初步分析103 5.5试验数据及分析103 5.6拼接柱榫卯转动刚度半刚性退化模型104 5.7不同拼接方式转动刚度比较105 5.7.1三种铁件加固榫卯的差异105 5.7.2未加铁件的榫卯差异106 5.7.3十字榫有无铁件加固时的区别106 5.7.4无铁件的对角榫和十字榫的异同107 5.7.5所有拼接柱的比较107 5.7.6竖直荷载的影响107 5.8总结与探讨108 6直榫专项研究109 6.1研究对象和缘起109 6.2研究目标111 6.3试验设计112 6.4实验现象描述和分析114 6.4.1榫长变化的影响114 6.4.2榫宽变化的影响115 6.4.3榫肩作法的影响116 6.4.4销钉作法的影响116 6.4.5分榫作法的影响117 6.5试验数据及分析118 6.6直榫转动刚度退化模型118 6.7尺寸和作法对榫卯转动刚度的影响119 6.7.1榫宽的影响119 6.7.2榫长的影响120 6.7.3榫肩的影响121 6.7.4销钉的影响121 6.7.5分榫的影响122 6.8与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122 6.9总结与探讨124 下篇构架受力机制研究 7单层木构受力机制及对楼阁的影响130 7.1混沌与探索——绑扎节点的穴居小屋133 7.1.1重要案例134 7.1.2分析模型136 7.1.3受力机制解析138 7.2蒙昧初开——河姆渡的榫卯构架139 7.2.1河姆渡榫卯构架基本情况140 7.2.2受力机制解析141 7.3过渡期——土木混合结构的第一次内移142 7.3.1重要案例142 7.3.2分析模型143 7.3.3总结和讨论145 7.4合纵——纵架和榫卯节点的第一次结合145 7.4.1重要案例145 7.4.2分析模型147 7.4.3小结和讨论150 7.5层叠与合纵连横——不仅是纵架的大发展151 7.5.1重要案例151 7.5.2分析模型155 7.5.3总结和讨论157 7.6柱头花开——横架中斗栱的发展158 7.6.1重要案例158 7.6.2分析模型160 7.6.3小结和讨论162 7.7盛极而衰——铺作层的兴盛和衰败163 7.7.1重要案例163 7.7.2分析模型166 7.7.3小结与探讨169 7.8返璞归真——榫卯直连框架体系的兴盛169 7.8.1重要案例169 7.8.2分析模型172 7.8.3小结与讨论173 7.9本章小结174 8多层楼阁受力机制175 8.1百花齐放——汉代楼阁结构的多样性探索177 8.1.1重要案例177 8.1.2分析模型181 8.1.3小结与讨论186 8.2高度的冲刺——南北朝时期的高“塔”186 8.2.1重要案例186 8.2.2分析模型190 8.2.3小结与讨论192 8.3从塔走向阁——重叠的单层殿阁193 8.3.1重要案例193 8.3.2分析模型199 8.3.3隋唐楼阁小结探讨202 8.3.4辽代殿阁式楼阁重要案例203 8.3.5殿阁式楼阁模型分析205 8.3.6小结与讨论207 8.4新的选择——宋代的“通柱造”207 8.4.1重要案例207 8.4.2分析模型210 8.4.3小结与讨论215 8.5简化与加强——宋之后的楼阁“梁柱造”216 8.5.1重要案例216 8.5.2分析模型221 8.5.3小结与讨论227 8.6本章小结227 9水平动载下的楼阁构架受力机制229 9.1动力学构架研究方法和对象230 9.1.1现有研究理论的不足230 9.1.2研究思路231 9.1.3研究对象232 9.2构架振形比较研究233 9.2.1构架一振形及分析233 9.2.2构架二振形及分析235 9.2.3构架三振形及分析236 9.2.4构架四振形及分析238 9.2.5本节小结240 9.3构架抗侧刚度退化研究240 9.3.1构架一刚度退化规律及分析240 9.3.2构架二刚度退化规律及分析242 9.3.3构架三刚度退化规律及分析243 9.3.4构架四刚度退化规律及分析243 9.3.5构架间刚度退化规律比较244 9.4木构楼阁的地震响应分析245 9.4.1地震分析设计245 9.4.2框架一地震分析247 9.4.3框架二地震分析257 9.4.4框架三地震分析262 9.4.5框架四地震分析269 9.4.6综合分析276 9.4本章小结279 结论280 参考文献282 图片来源292 附录298 后记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