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作者简介
张婷麟,浙江舟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晨晖学者、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空间结构成本与绩效等。发表中外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4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多个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并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2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1.1.1 现实背景/1.1.2 学术背景/1.1.3 研究问题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1.2.1 研究框架/1.2.2 本书结构 1.3 本章小结
2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概念 2.1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内涵 2.2 空间结构形成的理论基础△2.2.1 空间向心力理论/2.2.2 空间离心力理论/2.2.3 单中心视角下的空间均衡/2.2.4 多中心视角下的空间均衡 2.3 城市空间结构的认知与测度△2.3.1 城市空间结构的认知演化/2.3.2 城市空间结构的测度演进 2.4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阶段论 2.5 本章结论与启示
3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事实 3.1 美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历史经验△3.1.1 美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3.1.2 美国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现实/3.1.3 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启示 3.2 中国整体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事实△3.2.1 研究对象及数据说明/3.2.2 单中心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3.2.3 多中心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3.2.4 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3.3 本章结论与启示
4 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收益 4.1 引言 4.2 相关研究和文献△4.2.1 空间结构对经济收益的影响/4.2.2 已有实证文献不足和理论假说 4.3 实证分析结果△4.3.1 模型设定、数据和变量说明/4.3.2 模型估计结果/4.3.3 结果讨论 4.4 本章结论与政策启示
5 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政府成本 5.1 引言 5.2 相关研究和文献△5.2.1 空间结构对政府成本的影响/5.2.2 已有实证文献不足和理论假说 5.3 实证分析结果△5.3.1 模型设定、数据和变量说明/5.3.2 估计结果/5.3.3 结果讨论 5.4 本章结论与政策启示
6 多中心空间结构的个人成本 6.1 引言 6.2 相关研究和文献△6.2.1 空间结构对个人成本的影响/6.2.2 已有实证文献不足和理论假说 6.3 实证分析结果△6.3.1 模型设定、数据和变量说明/6.3.2 估计结果/6.3.3 结果讨论 6.4 本章结论与政策启示
7 多中心空间治理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7.1 经济绩效综合分析 7.2 研究结论 7.3 多中心空间治理战略建议 7.4 多中心空间治理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3 相关文摘
总序
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如何构建适合的国家治理体系已经被提到日程上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空间治理是国家发展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源于空间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空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平台,所有社会经济活动都是在空间平台上开展的。空间更是塑造竞争力的来源,空间组织直接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影响了经济增长和就业等重大国民经济任务,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对于疆域辽阔的大国尤其如此。当前阶段中国正处于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正在波及全球,全球经济体系面临严重危机,我国提出通过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来应对,客观上也迫切需要对应的生产力空间布局来支撑。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中心城市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长极,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组织和高效的空间治理来增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发挥对国家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空间的复杂性决定了空间科学研究的滞后性,空间规律有大量的学术空白待填补,空间研究也因此被经济学主流学者认为是经济学最后的前沿。集聚与分散是最基本的空间维度,探索空间集聚与分散的规律是攻克空间前沿难题的必经之路。集聚不经济的存在使得城市与区域空间从单中心空间结构向多中心空间结构转型。集聚中有分散,分散中有集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集聚的空间结构,包括其形成机制和作用,我们还所知甚少。哪种空间组织更有利于高质量的发展以及如何推动合理的空间结构的形成亟须严谨规范的科学研究来支撑。
除了市场规律之外,行政区划是影响我国空间组织的一个特殊且不可忽视的要素。行政区划是国家权力在空间的投影,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空间基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繁荣源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但由此而形成的“行政区经济”也束缚了一体化和市场化,制约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当前推进区域一体化和地区协同发展的瓶颈就在于此。党中央高度重视行政区划优化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优化行政区划,助力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加强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正成为理论界和政策界都关注的热点问题。
当代中国行政区划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1989年12月5—7日,由民政部主持、在江苏省昆山市召开的首届“中国行政区划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会成立大会”是重要标志。1990年5月,经民政部批准在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在中心创始主任刘君德先生的带领下,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从理论创新到实践开拓、从人才培养到学科建设,硕果累累,为推进我国行政区划事业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理论研究方面,原创性地提出了“行政区经济理论”“行政区—社区”思想等理论体系。在服务地方方面,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持了江苏、上海、海南、广东等地的几十项行政区划研究课题,做到了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祖国大地上。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培养的很多青年人才已经成长为行政区划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或政府领导。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的年轻一代学者不负众望,也正在取得骄人的成绩。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相继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民政部关于中心城市内部行政区划调整和省会城市行政区划设置研究等科研攻关任务,以及大连市、伊春市等地方行政区划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一系列荣誉,并得到了中央和地方领导的批示和肯定;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国家空间治理与行政区划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开启了对地方政府行政区划管理人员的培训。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作为我国“政区地理学”的最主要阵地,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
作为国家空间治理的重要智库,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有责任有使命做好新形势下空间治理和行政区划研究工作,在大变局中有更大作为。其中,理论研究是重中之重,是政策研究和智库工作的基础,是服务国家战略的立身之本。本丛书站在学术最前沿,贯穿空间组织和行政区划两条主线,以构建空间结构理论和发展、弘扬行政区经济理论为己任。在空间组织方面,从全国、区域、城市、社区不同空间尺度分析空间结构的格局和演化,从经济、社会、生态多个维度测度空间结构的绩效,从市场和政府不同机制角度探索空间组织规律;在行政区划方面,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历史学等多个视角透视行政区经济的本质,从行政区经济正反两个方面效应综合评价行政区划的作用,立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来探讨行政区划的运行规律。本丛书不仅要打造空间组织科学和行政区划科学的学术精品,而且要从空间维度为国家治理提供学术支撑和政策参考。
是为序。
孙斌栋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任 2021年7月31日于上海
前言
城市规划者长期以来都在积极探索如何优化空间结构来应对城市规模扩大所带来的集聚不经济问题,其中多中心空间战略常常被当作城市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从遍地开花的高铁新城、以北京通州为代表的新行政中心,到以上海五大新城为代表的新一轮“独立综合性城市”规划等,多中心空间战略在快速城镇化的中国开展得如火如荼。
但多中心空间战略实践效果的不确定性,使多中心政策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具体而言,多中心空间结构是否比单中心空间结构具有更好的经济绩效,即更高的收益或更低的成本呢?在不同城市规模的条件下,空间结构对于经济绩效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呢?遗憾的是,相较于集聚“规模”影响城市收益—成本丰富的研究成果而言,集聚“结构”的影响并没有受到同等的重视。因此,现有的研究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来回应来自实践的质疑。
本书基于多中心空间结构的集中和集聚双重维度,定义多中心为经济活动远离主中心以后再次在高密度的次中心集聚的过程;以2004年、2008年和2013年全国经济普查中的从业人员数据为基础,在“市辖区”尺度上,描述了中国当前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现实;重点是从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检验了市辖区就业空间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尤其是探讨了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在不同城市规模上是否存在异质性。本书主要发现如下:
第一,从经济收益角度来看,发现多中心空间结构是否有利于劳均生产总值的提高取决于城市人口规模。在规模较小的城市,单中心空间结构有助于增加劳均生产总值;而规模较大的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更有利于提高劳均生产总值。
第二,从政府支出来看,作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维度之一,集聚有助于降低小城市政府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集聚负外部性的增加会提高政府成本,大城市采取集聚的空间结构会显著增加政府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尤其是道路建设和垃圾处理等市政项目。集中与否作为多中心的另一个维度,对政府支出的影响不显著。
第三,从个人支出来看,小城市采取单中心空间结构有利于降低个人消费支出占劳均生产总值的比重;而大城市采取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有助于降低个人消费支出占劳均生产总值的比重,可能的途径是减少交通、医疗和住房等支出,从而为节约个人所负担的城市成本提供了可选方案。
第四,从收益—成本的整体经济绩效来看,小城市采取单中心空间结构具有更高的经济绩效,而大城市采取多中心空间结构具有更高的经济收益和更低的个人成本,但同时也需要支出更高的政府成本。
在分析框架上,区别于以往仅仅基于经济收益层面的绩效检验,本书构建了一个收益—成本分析的经济绩效研究框架,从整体角度认知多中心空间结构给城市经济绩效带来的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在定义和测度上,不同于以往忽视空间结构多维度内涵,本书将多中心空间结构去中心化和再集聚两个维度区分开来,有利于更好地识别多中心空间结构获得绩效的具体路径;不同于以往“一刀切”地认为多中心空间结构好或不好的结论,本书强调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受到城市人口规模的条件效应影响。
多中心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能,并为解决大城市的城市病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但是多中心空间政策需充分考虑城市规模的发展阶段,盲目推进存在一定风险。对于小城市来说,单中心空间结构是提高综合经济绩效的最佳空间结构选择;对于大城市来说,尽管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收益更高,个人成本更低,但政府成本较高,因此大城市引导多中心空间结构要警惕政府债务风险。
本书付梓离不开孙斌栋教授从成文到出版全过程所付出的心血,衷心感谢诸多前辈和多位团队伙伴的指导与帮助。此外,本书的出版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200118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YJCZH2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068)、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项目的资助。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是城市地理学中最基础也是最经典的研究主题之一。笔者自从事研究工作以来一直在这个领域探索,但仅仅拾得零光片羽出版成此书。诚挚希望本书抛砖引玉,不仅能使同行从中有所受益,而且期待未来能共同贡献本领域更多精彩的研究成果。最后,不得不指出的是,限于笔者的学识水平,书中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张婷麟 2021年7月26日于上海 |
|
| ||||||
|
| ||||||
|
| ||||||
|
| ||||||